【导读】陈海强获提名任浙商银行董事长,今年4月刚获聘升任行长
中国基金报记者 马嘉昕
11月17日晚间,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决定,提名陈海强任该行董事长。同时,该行董事会将尽快完成董事长的选举工作。

陈海强将擢升董事长
今年7月,陈海强任浙商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同月,在浙商银行前任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退休辞任后,陈海强便代为履行该行董事长职责。
记者了解到,陈海强不仅深耕金融行业多年,具有丰富的银行经营和管理经验,也是从浙商银行一线内部成长起来的金融管理人才。
公开资料显示,陈海强出生于1974年10月,浙江宁海人、硕士学位,正高级经济师。
2015年3月,陈海强加入浙商银行,历任该行宁波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杭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2018年5月,任浙商银行行长助理;2020年7月任浙商银行副行长,2021年6月任执行董事;2025年4月2日,陈海强任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7月8日正式出任行长。
更早前,陈海强曾任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副主任科员,招商银行宁波北仑分理处副主任(主持工作)、宁波北仑支行行长、宁波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副行长。
在业内看来,陈海强出任浙商银行董事长,有助于浙商银行实现更为稳健的发展。有相关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陈海强是浙商银行内部培养起来的高管,不仅对银行业的发展有前瞻性的认识,对该行内部也非常了解,在浙商银行战略转型、风险化解和科技布局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引领作用,同时他还非常具有人文关怀,非常关心、关爱员工。”
“浙商银行此番人事任命系内部提拔而来,此举也有助于该行继续保持战略的稳定性,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该行业务创新与变革。”上述业内人士称,此也将有助于激励浙商银行内部人才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企业文化认同与传承。
坚守“质量优先”,深耕长期主义
记者还了解到,自2025年以来,浙商银行还根植长期主义,在经营方面做出了重要调整,具体包括明确摒弃“规模情结”,追求“质量优先、规模适度”,资产结构调整为“低风险、均收益”,并从追求“单项收益”调整为“追求场景化的综合收益”。
10月30日,浙商银行公布了2025年三季报。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该行总资产规模达3.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1%,体现出兼顾高质量发展的审慎与克制。
在经营成果方面,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89.31亿元;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116.68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344.38亿元,占比70.4%;非利息净收入144.93亿元,占比29.6%。从传统信贷业务与中间业务来看,两者布局相对均衡。
在资产质量方面,今年以来,浙商银行加大对风险处置力度并严控新增风险。截至三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36%,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呈现进一步改善。
据悉,前三季度,该行还聚焦投向风险控制,包括加快提升房地产等重点业务领域风控水平、深化政策前瞻引领能力、加强AI赋能提升数智风控水平等,致力于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
此外,对于后续浙商银行行长的补缺情况,浙商银行方面表示,相关安排仍待进一步披露,具体以公告为准。同时,从浙商银行当前高管班底来看,分别包括:拟任董事长陈海强,副行长景峰、骆峰和林静然,其中骆峰兼任该行董事会秘书,林静然兼任该行上海分行行长。
审校: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