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记者卢海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央行日前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1月17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
这是央行本月进行的第二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1月5日,央行开展了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北京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叶凝遥表示,央行通过灵活精准的流动性支持,强化金融对稳增长的护航作用。
“央行注入中期流动性,能让银行体系资金面保持稳定充裕,进而直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还能支持地方债券顺利发行,最终服务于稳增长目标。买断式逆回购作为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会与短期、长期工具相互配合,此次操作也能部分缓解本月MLF到期的续作压力,让央行的流动性管理更灵活从容。”叶凝遥说。
11月份将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截至11月17日,当月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5000亿元。
博星证券研究所所长邢星分析,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将为市场提供估值支撑并提振整体信心。
邢星说:“流动性充裕会降低风险溢价,券商、成长股等利率敏感型板块有望获得估值支撑。同时,政策稳增长的信号会增强市场信心,也能缓解年末资金面波动的压力。”
西南证券首席投资顾问张刚表示,尽管当前A股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成交活跃度的提升仍需外部环境和内部热点的共同催化。
张刚指出:“当前A股市场成交有一定缩减迹象,资金面虽相对宽松,但资金要大规模流向股市,还需要诸多因素推动,包括国际股市普遍走好、A股有足够丰富的热点来激发投资热情。”
对于年内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叶凝遥分析:“这种可能性依然存在,但这要取决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并非确定性事件。央行加码宽松的第一个时间窗口是今年11月,第二个时间窗口是明年1月,这意味着从时间来看,年内采取行动是具备条件的。”
邢星建议投资者,当前应围绕政策与流动性主线进行结构性布局。
他建议:“把握政策红利叠加流动性宽松的主线,要密切跟踪MLF续作力度以及降准落地节奏,调整持仓结构,避免过度博弈短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