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投资者对人工智能(AI)泡沫担忧加重,在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英伟达创造的“神话”仍在继续。11月19日,英伟达发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2026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5年10月26日)营收创新高,达到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22%;净利润约为319亿美元,同比增长65%,环比增长21%。当季,英伟达数据中心营收创新高,达512亿美元,同比增长66%,环比增长25%。不少市场人士惊呼:对于年收入近2000亿美元的“巨无霸”型企业而言,保持60%以上的增长率可谓匪夷所思;但英伟达做到了。
数据显示,英伟达占据着全球人工智能核心芯片市场约90%的份额,已成为AI热潮的标杆企业。由此,投资者密切关注其财务表现,将其视为全球人工智能相关投资和发展前景的“风向标”。
市场担忧暂缓
在19日开场发言中,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AI泡沫论提出了反驳。 “关于人工智能泡沫的讨论层出不穷,但我们的观察却截然不同。需要强调的是,英伟达的加速器独具特色。我们从预训练、后训练到推理,每个环节都游刃有余。”英伟达预计,2026财年第四季度该公司营收将达到650亿美元左右。黄仁勋还表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正在全球快速扩张,公司已经进入AI发展的良性循环。
英伟达如此亮眼的“成绩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早先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情绪。英伟达财报发布后,其股价在19日盘后交易中一度飙升近6%;与之对比的是,在AI泡沫担忧加剧且多家对冲基金减持英伟达之下,英伟达股价自11月以来跌幅曾一度逼近10%。11月20日,日韩科技股也因此受益:作为英伟达主要供应商的韩国芯片巨头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股价涨幅均超过3%。
AI泡沫担忧难消
自三年前人工智能热潮兴起以来,英伟达股价以其爆发式增长成为金融市场的造富“神话”之一。2022年11月,ChatGPT大模型出现被视为推动AI产业进入新增长阶段的关键节点;自其问世以来,英伟达公司股价已累计上涨约11倍,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为70%。今年10月29日,英伟达公司市值首次突破5万亿美元,超过德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市值从4万亿美元攀升至5万亿美元仅用时不到4个月。
但今年10月以来,多位科技界领袖持续发出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已进入泡沫阶段。例如,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10月表示,当前市场可能正陷入人工智能泡沫的漩涡。随着市场担忧企业人工智能巨额投入可能超出实际需求,投资者态度日趋谨慎。自美国科技巨头甲骨文公司9月宣布与OpenAI达成一项价值3000亿美元的协议以来,公司股价不涨反跌,其市值损失已高达约600亿美元,相当于一个通用汽车的市值。与之类似,英伟达股价也出现了大幅震荡。
对于AI行业当前是否存在泡沫,市场看法不一。乐观者认为,人工智能投资仍处于中期,长期潜力强劲。但也有谨慎观点认为,市场此前对其盈利兑现速度抱有较高预期,未来或存在短期回调。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投行高管曾在11月初发出预警。高盛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表示,美股可能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出现10%至20%的回调。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泰德·皮克也表示,市场应“欢迎”10%到15%的回撤。
还有专家提醒,千禧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纳斯达克指数最高跌幅超过70%,很多激进投资者损失惨重。当下美股中的人工智能热潮会否重蹈覆辙,仍值得密切关注。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