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恒心
来源|财富独角兽
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优秀的基金经理不仅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还需要拥有稳定的投资策略和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笔者发现,招商基金旗下的基金经理侯昊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凭借长期稳健的投资风格和优异的业绩表现,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并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在公募基金行业,招商基金的侯昊以其在消费领域的卓越投资能力和对指数化投资的深刻理解,成为备受市场瞩目的基金经理。他所管理的多只基金产品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均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其中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LOF)以及招商中证银行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凭借长期优异的业绩表现和独特的投资策略,成为行业标杆。
01
解密招商中证白酒基金的超额收益
据招商基金官方网页显示,侯昊于2009年7月加入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风险管理部风控经理,量化投资部助理投资经理、投资经理,现任指数产品管理事业部专业总监。从职业履历上看,他从风险管理部起步,历经量化投资部的淬炼,对金融工程、风险控制和量化策略有着深入研究。
这种跨部门的职业经历,使他能够从风险与收益的双重维度构建投资框架,形成了兼具科学性与前瞻性的投资方法论。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侯昊始终坚守‘挣能力圈内、基于基本面框架的钱’的核心理念。他认为,投资的本质是对企业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与长期坚守,而非短期博弈。
对于消费板块,他强调从“吃穿住行康乐教”等民生需求出发,通过深度产业研究挖掘具有长期竞争力的优质标的。这种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使他能够在消费行业的结构性变化中精准捕捉投资机会,例如在白酒行业的调整期,他通过对社零数据、子行业景气度的跟踪分析,坚定持有龙头企业,最终实现超额收益。
侯昊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市场的深入研究、对投资策略的持续优化以及对风险的严格把控。在当前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下,他的稳健风格尤为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也为行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其管理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LOF)是其投资能力的集中体现,该基金成立于2015年5月。
截至2025年6月,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超过300%,长期在同类基金中排名位居前列。尤其在2017-2020年期间,该基金年化回报率高达40%以上,2020年更是以113.34%的收益率在同类717只基金中排名第3位。即使在2021年后白酒行业调整期,基金的最大回撤也显著小于沪深300指数,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侯昊在投资过程中展现出对不同行业的深刻洞察。他深入研究各行业的基本面和发展趋势,提前布局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板块。以他管理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为例,他精准把握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周期变化,在行业上升期,通过合理的仓位配置和精选个股,为基金获取高额收益;在行业调整期,则及时调整投资策略,降低风险。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截至6月27日)
除了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LOF)外,招商中证煤炭等权指数(LOF)A业绩也很优异。据天天基金网显示,招商中证煤炭等权指数(LOF)A成立于2015年5月20日,基金规模6.55亿元。截至6月27日,基金单位净值为1.8008,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为36.19%,今年以来收益率为-5.75%,近1个月收益率为1.94%,近1年收益率为-1.49%,近2年收益率为11.80%,近3年收益率为- 7.86%,近5年收益率为143.07%。
在侯昊的管理下,招商中证煤炭等权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在2024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面对煤炭行业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出现波动的情况,侯昊深入分析煤炭市场供需关系、价格走势等因素,合理调整投资组合,使基金在2024年 1-3月期间实现了较好的收益表现,年内收益率达10.70%,为投资者在煤炭这一传统周期行业中带来了稳健的投资回报。
综合来看,短期迎峰度夏备库预期或支撑煤价企稳,但进口替代压力及新能源替代趋势下,指数上行空间有限。若三季度港口库存去化加速(当前环比降幅12.9%)且水电出力不及预期,动力煤价或反弹至630-650元/吨区间,推动指数修复至1,950点附近。长期看,煤炭行业向“原料+材料”属性转型(如煤化工升级)或重塑估值逻辑,但需警惕政策限价与产能过剩风险。
02
招商中证银行指数A名列前茅
旗下基金自成立来收益率99.05%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截至6月27日)
除白酒基金外,侯昊管理的其他主题基金同样表现出色。据天天基金网显示,招商中证银行指数A成立于2015年5月20日,目前基金规模9.45亿元。截至6月27日,基金单位净值为1.7506,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为99.05%,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4.78%,近3个月收益率为11.88%,近6个月收益率为14.95%,近1年收益率为37.11%,近2年收益率为57.98%,近3年收益率为 51.51%,近5年收益率为77.73%,在同类指数基金中排名稳居前列。
据悉,招商中证银行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招商中证银行指数基金”)是一只被动管理型指数基金,旨在通过完全复制法构建投资组合,实现对银行板块的精准覆盖。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基金A类份额资产规模达9.45亿元,C类份额为0.88亿元。自侯昊管理该产品后,他凭借其在指数投资领域的丰富经验,为基金的稳健运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银行板块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存在一定波动性,但该基金通过精准的指数复制和灵活的交易策略,有效控制了风险。侯昊准确地把握了银行板块的估值修复和业绩增长机会,通过对银行股的合理配置,为投资者赢得了丰厚的回报。这不仅体现了他对金融行业的深入理解和敏锐洞察,也进一步彰显了其在指数投资中把握行业轮动和市场趋势的能力。
自2024年以来,银行业迎来多重政策利好。宏观经济修复带动信贷需求回升,存款利率下调缓解银行息差压力,房地产政策优化降低行业风险敞口。此外,《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推动长期资金入市,银行股作为高股息、低估值的代表,成为险资、社保等长期资金的重点配置方向。2025年6月,沪农商行、渝农商行等银行股被纳入沪深300指数,进一步吸引资金流入,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从基本面看,银行业绩长期稳定,拨备安全垫充足,分红率稳中有升。2024年,上市银行净利润普遍实现正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例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头部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效率,江苏银行、成都银行等区域银行则凭借区域经济优势实现业绩突围,为基金净值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具体操作中,基金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同时根据市场动态进行微调。以2025年一季报为例,该基金股票仓位维持在94.5%左右,前十大重仓股占比 61.66%,其中招商银行占比15.27%,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头部银行也占据较高权重。这种高集中度的持仓策略使得基金能够充分捕捉银行板块的上涨行情,同时通过分散投资降低个股风险。
基金经理侯昊在指数投资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积累。他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基础上,通过交易模式优化追求超额收益,例如结合量化择时指标和算法交易,在成分股调整、仓位管理等方面灵活操作。此外,侯昊注重对行业和公司前景的深入研究,认为银行板块在低利率环境下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建议投资者通过定投方式分散风险,长期持有以分享行业红利。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加剧,加之国内政策的频繁调整,基金经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侯昊始终展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尤其在政策调控和宏观经济变动带来的挑战中,他的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灵活的调整不仅帮助他规避了潜在的风险,也让他在新兴行业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作为指数投资领域的专业人士,侯昊积极推动行业生态建设。他通过定期发布投资观点、参与行业论坛等方式,与投资者分享消费行业的投资逻辑与研究成果。在社会责任方面,侯昊始终关注消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他认为,消费企业的成长应与社会价值创造相结合,例如通过产品创新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等。在基金运作中,他优先配置具有良好ESG表现的企业,引导资本流向可持续发展领域。
与此同时,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侯昊也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他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自己的投资管理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投资者的需求。我们期待侯昊在未来能够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优秀的业绩表现,进一步巩固其在公募基金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