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给欧洲设定的7月9日“关税大限”将至,欧洲原本就拥堵不堪的各大港口更堵了。同时,极端气候带来连锁反应,高温热浪致使德国莱茵河等河流水位下降,驳船运输被迫中断,内河航运能力锐减超 40%,原本依赖内河分流的港口货物进一步堆积。
其中,鹿特丹、安特卫普与汉堡等主要港口的堵塞情况尤为突出,部分码头不得不暂停接收新货物;汉堡港起重机作业效率因高温作业安全限制下降近 30%。据国际航运分析机构预估,若气候条件与政策僵局无明显改善,该危机仍将持续 3-6 个月之久,或将引发全球供应链新一轮震荡。
头部航运公司自 2023 年 7 月起相继发布公告,对途经莱茵河的货柜加收每吨 30-50 欧元的水位附加费。以运载 5000 吨煤炭的货轮为例,单程运费成本增加超 15 万欧元。
在过去几周,伦敦门户港遭遇一系列运营挑战,导致货物运输受阻。这些问题包括 IT 和电力故障、铁路事故以及船舶延误。6 月 26 日,有货运指出,当时仅 50% 的模块起重机可正常作业,船舶靠泊位也已满负荷。铁路运输同样问题频发,6 月 30 日的铁路事故损坏了基础设施,限制了铁路运力,致使原计划上周末运输的 43 个集装箱暂停。
截至本周一至周二(7 月 1 日)早晨,铁路服务恢复正常,但仍有大量集装箱积压待运,据铁路公司估计,本周迄今已有超 500 个集装箱未能通过铁路运输。
延误或许也与英国边境部门查获的走私毒品有关。上周,英国边境部队通过 “情报主导”行动,在一个从巴拿马抵达的集装箱深处发现了 2.4 吨可卡因。据报道,这些可卡因被埋在 37 个其他集装箱之下,试图躲避检查。这些毒品被分成 2000 多块,预估街头价值近 1.33 亿美元,成为有记录以来的第六大查获案件。
6 月最后一个周末,孟加拉国最繁忙的吉大港遭遇了全面停摆,时长两天,进出口业务陷入瘫痪,给本就面临巨大压力的供应链又增添了新的困扰。此次罢工预计将对孟加拉国至关重要的成衣行业造成约 2.22 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此次行动的组织者是 NBR(孟加拉国税务局),其对政府 5 月 12 日宣布的重组条例心怀不满。该条例计划废除 NBR 并分设两个新机构,NBR 随即组织员工开展全国范围的停工,涵盖税务、海关及增值税办公室等。
受此次行动影响,全国多地陆路口岸被迫中断运营,包括通往印度的重要边境口岸 Akhaura 和 Bhomra。而印度此前已限制包括成衣在内的部分孟加拉商品通过陆路进口,这一举措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紧张。
尽管政府在 6 月 30 日晚发布复工令,强调进出口业务属于 “关键服务”,要求 NBR 系统恢复工作,但此前积压的工作已经造成了实质性的冲击。7 月 1 日,仅吉大港港口就面临着将 6000 至 7000 个集装箱装运至五艘船上的巨大任务,清关和码头作业面临的压力剧增。据港口管理局的数据,截至周一上午,已有 10 艘船停靠在码头,另外还有 19 艘船在外锚地等待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