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蝉鸣起,刚刚小学毕业的同学们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人生暑假”。但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节奏就像从散步变成了竞走,知识难度的提升更是犹如在陡坡攀行,所以这个暑假也成为衔接初中的关键期,是知识巩固、习惯养成和能力提升的关键窗口。那么如何规划“黄金暑假”才能帮助孩子开学无缝衔接初中节奏,让他们受益一生呢?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清华大学蒋凌睿学长的独家成长秘籍,他初中时沉迷踢球、桥牌,甚至因故被剥夺高中直升资格,但依旧能够凭借高效的学习方法、针对性的学习技巧逆风翻盘,成功升入本部高中,最终圆梦清华。他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我们小升初过程中要避开哪些“坑”,提前做好哪些规划才能让孩子少走弯路。家长们快来收藏好这篇“通关秘籍”,帮助孩子站稳成长新阶段!
(以下内容源自学而思满天星讲座分享,经本人同意后整理发布)
小升初的过渡期,既是学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更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契机。恰似马拉松的第一个弯道,有人因准备不足而逐渐掉队,有人却因未雨绸缪而蓄势待发。在这个至关重要的衔接过程中,真正的远见在于"认知先行,方法引领",帮助孩子提前了解初中学习的特点,掌握高效学习的策略,培养自主管理的习惯。
蒋学长在合肥学而思讲座中分享经验
“ 01
副科认知:
从“概念空白”到“胸有成竹”
“当时我对副科是完全没有概念的,觉得地理是不是学中国在哪、美国的首都是什么;生物是不是学蚂蚁碰触角交流、螳螂有几条腿;历史是不是学李白是哪年生的、杜甫是哪年死的;化学也没有元素的概念,就是看化学家经常把一个黄色药水兑一个绿色药水,兑出来变成一个特别神奇的能变色的东西”。
相信很多同学在刚升入初中时都会面临这种“发懵”的状态,需要学习的科目骤增到7科,新增的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四门副科,每门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但遗憾的是,很多同学在尚未理解这些学科本质时,就已经在被动记忆知识点中疲于奔命。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学习模式,往往导致整个初一阶段都在认知滞后的状态下挣扎。
避坑指南:
建议在升入中学之前的暑假提前了解初中新增的副科内容,为中学的学习提前“预热”。通过补足概念空白,搭建认知阶梯,可以有效缓解开学后的适应压力。这种"学前预热"能让孩子在初中伊始就快速进入状态,当其他同学还在艰难适应时,他们已能够游刃有余地跟上教学节奏,跟着老师的思路“翩翩起舞”。
“ 02
时间管理: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规划”
“步入初一,首先你要从小学的环境去融入到初中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是需要时间的。小学基本上只有语数英这三科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初中一上来就会变成语数英还有历史、政治、地理、生物这4科,所以在时间管理上规划好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阶段的学习难度逐渐升级,数学完成了从“算数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裂变,语文实现了从“识字阅读”到“深度理解”的跨越,英语转变为从“单词句子”到“语法体系”的构建,此外还新增了4门课程。如果不能做好主动合理的时间规划与分配,在学习上可能会有些吃力,所以需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主动规划的能力。
避坑指南:
升入初中前的暑假是培养时间管理能力的黄金期,可以帮助孩子提前适应初中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制定每周计划表,合理分配学习与娱乐时间,养成每日简单复盘的习惯,并且要逐步放手,让孩子体验自主规划的成就感,比如完成任务后可获得适当奖励。通过暑假循序渐进的调整,孩子既能享受假期,又能为初中更繁重的学业做好时间管理的能力储备,实现从“家长督促”到“自我管理”的平稳过渡。
“ 03
认知未来:
从“被动成长”到“自我负责”
“初一我还是比较认真学习的,但是初二可能因为青春期、叛逆心理,就变得比较放浪形骸。那时候天天玩,踢球、打桥牌、玩手机,因为觉得有恃无恐——我可以直接升入高中,为什么要认真学习呢。但是到了初三,因为一些原因发现自己不能直升高中了,我需要为自己负责了,于是就开始发奋图强努力学习了。”
很多同学在升入初中后,都会迎来人生的叛逆期,追求独立性,抗拒学习、贪玩、厌学包括叛逆,其实这都很正常,因为贪玩是人的天性。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落入万丈深渊,总希望把孩子保护得很好,但这其实就相当于在一个悬崖上给孩子拴一根绳,有绳子的存在,他敢于在悬崖上面跳来跳去、蹦来蹦去,但如果你把那根绳解开了,相当于给了他自由,可能他感到的并不会是更加地自由,而是“我是不是要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不要摔下悬崖去”。
避坑指南:
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绝非仅仅是更换学校和增加课程那么简单,它是孩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成长”的第一次人生跨越。所以在升入初中前的暑假,家长可以适当培养孩子的自主责任意识,需要让孩子知道未来是由自己决定的,而不是家长可以给你兜底的。当孩子意识到自由的本质是自律而不是放纵,没人会为自己兜底时,才会真正对自己负责,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努力学习。
“中学三大主科学习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最重要的还是要打牢基础。
语文:首先要筑牢课内默写和古文基础,把该拿到的分数牢牢攥在手里。其次就是要阅读名家著作,积累文学语言,完善自己的语料库,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但要格外注意在写作的时候要有主题意识。最后工整的字体能让试卷的“颜值”翻倍,练字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放弃字帖描摩,找名家字体或者优美字体,观察练习偏旁部首,每天坚持练一个字,逐步形成自己的书法体系。
数学:初中数学课内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函数和几何,函数要理解图像与性质,几何要熟记三角形“五心”和圆的相关定理。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步骤:知识、思路和计算。首先是建立解题思路,学会将复杂问题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其次要扎实掌握每个步骤所需的知识点和公式定理;最后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将知识理解、思维训练和计算能力三者有机结合,通过持续的总结和反思来不断提升。
英语:英语学习最重要的还是背单词,养成积累一词多义的意识,掌握好最基础的语法,比如定语从句、时态、主谓一致。其次,英文字体的美观同样重要,可描摹衡水体等字体美观的字帖练好26个英文字母。最后,英语作文基本都是固定的类型,比如道歉信、感谢信、邀请信等,所以要积累掌握好每种类型的写作格式和模板。
“数学学习最关键的是什么?
就是上面讲到的三个步骤,其中思路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知识,再其次是计算。
思路:
思路是什么?数学题目一般都有一个已知条件,有我们要求的目标或要证明的结论,那么我们如何通过已知的目标去得到那个结论,思路相当于是把我们从头到尾的推理过程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知识:
知识就是每一小块我们应该如何去处理这个事情,我们这些动作应该怎么做,比如写一个函数的表达式,那么我们如何写出一个函数的表达式;比如这是一个二次函数,我们怎么去求它的对称轴,这就是另外一个工作我们需要准备的公式。
计算:
知识相当于是一些比较普适的东西,那么计算就是我们需要把这些东西落实到现在具体的情境当中,即我们怎么样把这些动作做对做好。
我们举一个经典的问题,怎么样把大象放进冰箱?思路就是我把这过程分成三步,首先打开冰箱门,然后把大象放进去,最后再关上冰箱门,就是这三步。知识则是这三步我们需要具体怎么做,第一步怎么打开冰箱门,我们需要抠门的把手,怎么把大象放进去,可能需要一台起重机,最后关上冰箱门我们应该往里推,而不是往外拉,这就是知识。计算相当于是我们怎么把接下来的每一个动作给做好,最开始用手抠住冰箱门,我们要往外拉,我们也要抠冰箱门不能抠抽屉,这些计算包括容易出失误的点,如何操纵起重机把大象抬起来,这也都是那些具体的技术上的细节。
学习数学,我认为大家刚开始接触一个概念,以初中函数为例,最开始会卡在知识这个层面,我并没有完全了解什么叫做一个函数,什么叫做一个一次函数,可能就要去做题目。如果你知识学的比较好了,第二个容易卡住的点就是思路,因为你没有见过太多这样的习题,空有这些知识,不知道怎么把这些知识搭成一个可以解出问题的框架。如果你的思路再搭得比较好,最容易出问题的点就是计算,因为你前两个基本上是不会出什么太大的问题,你有知识你一般是不会记错,你有思路,就顺着你的思路能做下来那就做下来,如果做不下来,那你就可以再换一个思路。如果这两个东西都没有问题,那就是要保证你的计算不会出问题。
“怎样判断自己哪方面出现问题并解决?
我们可以找老师分析,判读自己哪方面出现问题,然后针对性解决,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阅读课本(思路+1,知识+4,计算+0)
这可以更加夯实基础知识,课本上有习题会提供一些解题的思路,但并不会给你的计算提供任何的帮助,因为都是看课本上别人算好的,不会自己主动去算。
2、刷往年题(思路+3,知识+2,计算+4)
题目都是现成的,不会教你现成的知识,但做题的思路可能会提升的比较多,做题做多了计算能力肯定也会提升。
3、听老师讲(思路+4,知识+3,计算+1)
“这个题我做不出来,听老师一讲就会了。”老师会给你提供更多思路,他们的知识体系也更完备,所以也会提供更多知识,但听老师讲你自己的计算能力不会有太大提升,所以如果计算有问题的话,还是需要自己去动手。
4、给他人讲(思路+5,知识+2,计算+2)
这个是大家比较会忽略的,给别人讲最好的一点是你的思路会理得更清晰,也会更加熟悉这个知识,同时给别人讲的话肯定是自己做过的题会再算一遍,也强化了你自己的计算。
我想强调的是最后一点,因为可能大部分人都还是想通过前三点来学习数学,最后一点你可以和同学们讨论,比如这个题你做出来了,但同桌没有做出来,你就可以给他讲,这样的话对你自己也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新接触的副科学习有什么建议?
物理方面,初中基本上就是声、光、力、热、电这5个板块,大家把这5个板块的基本模型、基本公式都给记住就可以。化学方面,需要掌握好元素周期表的前20个元素,以及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常见的一些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刷题和做题技巧重要吗?
对于刷题技巧这个事情,首先你必须要在基础知识完全理解以后才能开始刷题。做题技巧也是,你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好的想法,做题技巧只是相当于把你的想法更好地表述出来,你如果没有更好的思路的话,再多的技巧也相当于是在“屎上雕花”。
大家都听说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说的“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就是说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它背后蕴含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包括做题也是,你明白了它的道理,技术就是自然而然的。庖丁并没有技巧,他更多的是研究牛的构造,哪有经络哪有骨头,我只要避开它,“批大郤,导大窾”,这就是他所悟出来的道,你有了道的话,技只是道的一个表象。
“是否要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
初一初二的话,我建议大家去探索一下更深层次的知识,数学完全可以多学一些,语文、英语也可以尽量多读、多背一些。B站上有一个“THU求真书院”,是清华大学求真书院的老师录了一些以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可以学会的一些高等的数学,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但初三我建议是大家要静下心来优先学好课内的东西,抑制一下磅礴的求知欲,让自己在中学阶段获得一个最好的结果。
“如何看待数学竞赛?
想通过竞赛实现升学上的便利,现在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你需要得到全国的金银牌以上。但高考数学难度是严格小于竞赛的,所以如果学习了数学竞赛,高考数学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包括竞赛对于逻辑思维的训练、知识的提高以及抽象的叙事都是非常有用的。
“升入初中前的暑假有什么推荐孩子读的书目?
《汤姆索亚历险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红岩》《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故事新编》《呐喊》和《彷徨》《诗风词韵》。
刚开始读鲁迅的文章,肯定会觉得非常艰深生涩,读不懂他写什么,如果觉得《呐喊》和《彷徨》非常难懂的话,可以先去看《故事新编》,它读起来会稍微轻松一点。可能以初中生的阅历包括情感的积累,读《红楼梦》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大家如果对它十分感兴趣的话,也是可以去读的。
如果学有余力的话,我还推荐大家读一读《左传》和《史记》,以及《论语》《道德经》《庄子》。
清华学长的成长密钥:
问题意识: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一定要有问题意识,题目怎么问我们怎么答,每一步都要扣题。写作中要有主题意识,初中的写作不能再像小学一样流水账,需要全篇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去写,在文章中反复地点题、扣题是非常重要的。
读写迁移:
要尝试将读过的东西运用到写作当中,注意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文学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摘抄好词好句,完善自己的语料库,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问题解决: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阻力,最好的办法首先是读课本,夯实基础知识;其次是听老师讲,汲取更多知识,学习更多解题思路。如果问题解决了之后能够给别人讲明白,则说明这个知识点你已经真正掌握了,因为给别人进行题目或知识讲解的过程也是自己捋顺思路的过程。
教育不是为孩子扫平所有荆棘,而是赋予他们穿越荆棘的智慧与勇气。蒋凌睿学长的成长经历印证了:人生最大的优势,不是始终顺风顺水,而是拥有在风浪中调整航向的能力。这种能力尤其需要在关键成长期用心培养,正如小升初这个重要转折点。
提前规划往往决定着未来的发展高度,在小学与初中衔接的这个暑假,与其让孩子在升学考试后彻底放飞,不如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心态做好准备迎接初中生活的到来。从了解副科到培养时间管理能力,从夯实基础到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自信迎接学习成长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