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广东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顺德农商银行吸收合并佛山南海新华村镇银行、东莞常平新华村镇银行、广州番禺新华村镇银行、江门新会新华村镇银行。
批复显示,顺德农商行承接佛山南海新华村镇银行、东莞常平新华村镇银行、广州番禺新华村镇银行、江门新会新华村镇银行清产核资后的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吸收合并筹备事项完成后,该行应向监管部门申请或报告分支机构开业等相关事项。
这是自5月30日,广东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顺德农商行吸收三水珠江村镇银行后,该行再次获准吸收合并其他村镇级银行。同日获批吸收其他银行的还有江门农商行,其将合并吸收龙川融和村镇银行、饶平融和村镇银行。
这背后,是我国愈发提速的村镇银行改革化险进程。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全国已有89家村镇银行完成吸收合并重组,这一数字接近2024年全年94家的总量,远超2023年仅11家的水平。
村镇银行数目加速“瘦身”,或与政策要求和自身风险有关。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的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上,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作为2025年的首要任务予以强调。
此外,2024年,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对3936家银行机构开展央行金融机构评级,评级结果按风险由低到高划分“绿区”“黄区”和“红区”,“红区”表示机构处于风险较高状态。《报告》同时指出,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红区”银行数量占“红区”银行比重较高,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一定风险。
今年1月,广东金融监管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提出要协同加快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进程,在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推动“摘帽”机构治理重塑、管理重构、业务重组。
采写:南都记者 唐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