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虽热,但正是“养阳黄金期”,对于小朋友更是如此!一起来看看市健促中心带来的养生秘籍~
大暑至 夏正浓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
巧妙利用此时养护阳气、调理体质,可增强抵抗力,减少秋冬呼吸道、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对于孩子更是如此。
阳气可助成长
阳气是指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防御、固摄等功能的正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
对于孩子来说,阳气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中医认为孩子若阳气充盈,机体生长发育迅速。
儿童生活调摄
01
保证睡眠、饮食清淡
夏季昼长夜短,但孩子依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建议学龄期孩子21点左右入睡,学龄前孩子更应提前,保证充足睡眠。
饮食上,宜保证充足水分、食物清淡、少油少辣,减少脾胃负担。多吃新鲜蔬菜,适当瘦肉、鱼类、蛋类及豆制品补充蛋白质。
此外,还需注意夏季食物易变质,保证食物新鲜、卫生。
02
防暑防湿、切莫贪凉
大暑节气户外温度高,孩子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发生中暑,不宜在户外活动。如出现发热、呕吐、乏力、头晕等中暑先兆,应速至阴凉通风处,松解衣物、温水擦拭头面和颈部帮助体温下降,如症状仍无法缓解及时就医。
大暑节气“湿热交蒸”,在防暑热的同时,亦需防湿。可用薏苡仁、白扁豆、莲子、芡实等食物健脾祛湿。
注意,不要因天气炎热贪凉,避免因贪凉伤脾胃。空调温度以26-28度为宜,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注意避免直接风口吹风,谨防“空调病”。日常不洗凉水澡,避免引起感冒。
03
适度运动、调畅情志
大暑节气户外运动时间可选早晨或傍晚凉爽时段,推荐散步、跳绳、游泳等项目,在锻炼后及时补充水分。
注意,游泳时间不宜过长,30-60分钟即可。
高温易使儿童烦躁、情绪不稳,家长应关注孩子心理变化,培养积极乐观情绪。
可以试试三伏贴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在夏季,选用适宜的外用中药,贴敷到相应穴位,可促进经络疏通、健脾益肺、温阳补肾,缓解和预防“冬病”发作,故称为“夏治”。
孩子三伏贴注意事项:进行敷贴时应避免电扇、空调直吹;敷贴后4小时内避免接触凉水,如游泳和洗澡;避免吃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
敷贴后,部分孩子会出现皮肤红晕、潮红及温、热、痒、轻度针刺感等感,均属于正常反应。
如灼热感或疼痛难以忍受,要及时揭掉敷贴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并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洗液湿敷。
如敷贴处出现针尖或粟米样水疱,仅需保持清洁干燥即可;如水疱体积较大,有渗出或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溃烂、出血等现象,应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治疗。
资料:市健促中心
来源:上海发布
上一篇:邮储银行取得容器漏洞处理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