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的融资困境迎来破题新路径。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的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分行(下称“中山人行”)联合中山市知识产权局、建设银行中山市分行(下称“中山建行”),成功推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下称“资金流信息平台”)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政实现首次融合应用。中山建行依托该创新模式,高效向中山市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发放了3000万元“科技快贷”。
中山市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LED防水电源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负责人介绍,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典型的轻资产结构,使其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们的核心价值在技术、在专利,但传统融资渠道更看重厂房、设备这些‘硬资产’。手里握着多项专利,却难以转化为融资‘通行证’,想扩大研发、升级生产线常常力不从心。”该公司负责人道出了众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共同心声。
为打通融资堵点,人民银行中山市分行牵头,联合中山市知识产权局和中山建行,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资金流信息平台+科技快贷”的“三位一体”综合解决方案。该模式的核心在于深度挖掘企业“软实力”的信用价值:企业以核心专利权提供质押增信;银行通过“资金流信息平台”调取企业资金流数据,精准评估其经营状况和信用水平;建设银行配套的“科技快贷”则优化流程,实现快速审批放款。
这一模式显著提升了融资效率。中山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资金流平台提供的客观、连续经营数据,结合知识产权评估和质押,大幅缩短了传统尽调时间,使审批决策更加高效精准。受益企业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过去申请贷款周期长、材料多,结果充满不确定性。这次利用专利和真实的经营数据作为信用支撑,从申请到获批速度远超预期,真正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这笔3000万元贷款将用于新技术研发和产能提升,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次成功实践是中山市深化政银企合作、落实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重要成果,有效盘活了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中山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与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协作,加大“资金流信息平台”在科技企业中的宣传推广力度;着力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支持体系。“持续引导金融资源更精准高效地支持科技创新,为中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撰文:伍杰 赖雨莎
【作者】 伍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