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个“深圳人”夺冠!
在今天刚刚结束(8月17日)的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由优必选作为发起单位和大股东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获得人形机器人史上首个百米“飞人”称号。
以21.5秒的成绩获得100米冠军,是全场唯一全自主奔跑无需人工遥控的选手,这意味着机器人“大脑”技术革命性的进步。
据摩根士丹利今年的一份报告就指出, 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万亿美元。这一预测数字包括了产业里的相关供应链,以及维修、保养和支持服务。全球可能会有超过10亿台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从使用场景来看,大约九成的人形机器人会主要服务于工业和商业领域,用于执行重复、简单、结构化的工作。 其中,预计中国有望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使用量最多的国家,超过3亿台,美国则约为7770万台。
除了“天工”夺冠外,在8月15日举办的群体舞蹈赛上,深圳宝安区的鹿明机器人Lumos LUS2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凭借卓越的仿生运动控制算法与高精度协同表现,以出色的动作完成度和艺术表现力获得亚军。
同一天,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决赛上,来自南山的企业优必选科技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制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天工Ultra”机器人,以6分55秒的成绩获得亚军。这也是全场唯一实现全程全自主导航、无人工遥控奔跑的人形机器人。
万思未来参与100米和400米两个竞速项目。在400米竞速项目预赛中,万思未来取得第六组第二名的成绩。值得注意的是,这支参赛队伍中,操控机器人的工程师是深圳高中生冯梓铭和初中生马同学,马同学是本次赛事中年龄最小的参赛工程师之一。
来自深圳福田的企业——领益智造,其制造的“领珑” 机器人一举斩获物料搬运技能竞技、混料分拣技能竞赛双料金牌冠军,“磐石”机器人获得物料整理技能竞技铜牌,以“两金一铜”的成绩在世界机器人舞台刻下中国智造的崭新印记。
深圳梦梳理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深圳企业获奖榜单如下:1. 田径100米冠军
获奖企业:优必选科技(牵头单位)
参赛项目:天工机器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制)
成绩:21秒50(全场唯一实现全程全自主导航、无人工遥控奔跑)
技术亮点:搭载“慧思开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突破动态平衡与自主决策技术瓶颈。
获奖企业:鹿明机器人(深圳宝安)
参赛项目:Lumos LUS2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成绩:动作完成度与艺术表现力综合评分第二
技术亮点:全球首个实现“1秒弹射起身”,关节峰值扭矩360N·m,动态响应速度达人类30倍。
获奖企业: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深圳优必选参股)
参赛项目:天工Ultra机器人
成绩:6分55秒完赛(全场唯一全程自主导航)
技术亮点:峰值速度12千米/时,搭载“一脑多能”智能系统,续航能力提升至2小时。
获奖单位:南方科技大学
参赛项目:高校自研人形机器人
成绩:晋级八强并获季军
技术亮点:学生团队主导研发,验证了高校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
获奖企业:万思未来(深圳)
参赛项目:工业物流机器人
成绩:400米竞速预赛第六组第二名
技术亮点:高中生工程师团队参与,验证低成本运动控制方案在复杂场景的适用性。
技术领先性:深圳企业在自主导航(天工)、动态响应(鹿明)等核心技术领域占据全球第一梯队。
商业化探索:鹿明机器人已与中远海运、三菱电机等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港口、物流场景落地。
产学研协同:南方科技大学、深圳高校团队通过赛事加速技术转化,南方科大获评“具身智能教育创新基地”。
(完整赛事信息可参考官方公告)
”
2025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闭幕!明年8月,北京再相聚
8月17日下午,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完成所有赛项,圆满落下帷幕。 据悉,第二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2026年8月在北京举办。
这是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首届比赛。闭幕式上,本届比赛决出的26个冠军集体亮相。其中, 备受关注的“百米飞人”大战中,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机器人以21.50秒夺得冠军。
5V5足球赛中,清华大学火神队以1:0战胜德国HTVK+Nao Devils联队,斩获冠军。
闭幕式上,舞台中央的“智芯”装置缓缓降落,收回封存,也宣告第一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闭幕。
当日,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中国电子学会四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联合会。
“天工”百米夺冠揭秘:
昨晚调试到半夜 拼到最大极限
继今年4月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后,北京集聚多方力量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天工”又一次拿到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百米短跑冠军。
研发“天工”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为了今天的百米飞人大战,“天工”昨天晚上专门进行了调试,将速度进一步提升,今天已拼到极限。
近两日的比赛中,“天工”在多个项目中斩获奖牌,但很多市民和机器人粉丝都在期待“天工”能发挥它的跑步优势,拿下一枚跑步项目的金牌。其实,“天工”的工程师也在悄悄努力,昨天晚上一直调试到半夜,甚至有些工程师在凌晨两点还在工作。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运动控制负责人郭宜劼透露,昨晚的调试侧重两方面。
其一,是针对今天的4×100米比赛优化接力方式,也就是采取半自主的方式让上一棒选手在进入接力区时自动变道,与下一棒选手错身,从而减少遥控人员操控失误带来的风险。
其二,针对百米短跑不断提升速度,尝试将速度提升到4米/秒。“我们尝试了几台,发现今天可以靠这个速度拼一把。”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夺冠的“天工Ultra”机器人与今年4月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夺冠的是同一型号。在创造“天工”的人眼中,两枚金牌的含金量有啥不一样?
“一个是极限长跑,一个是短跑。”他说,长跑主要考验机器人的可靠性、长时间跑步过程中如何解决发热等问题;短跑则更多看机器人的极限爆发能力和瞬时转速和力矩。这一次百米大战赛场上的“天工”,已经拼到了最大转速和力矩。
在此次决赛现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派出了天工队和天骁队,均采用“天工Ultra”机器人,其中天骁队在跑到下半程时突然摔倒,天工队也是在冲过终点后倒了下去。其实,两台机器人已“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我们已经把它的力矩和转速上限‘燃’尽了!”他说。
(内容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 孙杰 曹政)
全自主无遥控!“天工”获得人形机器人史上首个百米“飞人”
在刚刚结束的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由优必选作为发起单位和大股东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获得人形机器人史上首个百米“飞人”称号。
以21.5秒的成绩获得100米冠军,是全场唯一全自主奔跑无需人工遥控的选手,这意味着机器人“大脑”技术革命性的进步。
在此前的比赛中,“天工”还获得了1500米亚军,包揽400米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以及4*100米接力赛亚军。
此外,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类人形机器人“天轶2.0”则包揽了工业场景的物料整理赛冠军、亚军和物料搬运赛亚军、季军,以及酒店场景迎宾服务技能竞赛的亚军,展现出在多个场景中自主完成任务的落地能力。
在今年4月获得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后,“天工”的发展策略从“最能跑”向“最好用”发展,希望让机器人真正走进生活、能干活。
(内容来源:优必选科技)
全球亚军!宝安这个机器人太会跳了
近日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启幕
在8月15日的群体舞蹈赛上
宝安Lumos鹿明机器人
从全球280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
摘得亚军!
作为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竞技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共汇聚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机器人,涵盖田径、足球、舞蹈、场景应用等26个赛项。
全球首个实现1秒起身新突破机器人
本次夺得群体舞蹈赛
全球亚军的
鹿明机器人Lumos LUS 2
是全球首个实现“1秒弹射起身”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拥有行业领先的敏捷性和响应速度,其在一秒之内弹射起身的速度远超行业平均3-5秒的恢复时间。
鹿明机器人成立于2024年,是专注于研发和制造产品级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创新型企业,年内已完成三轮融资。不到1年时间,鹿明几乎完成了同时期人形厂商几年的准备动作,推出了3款整机、多款零部件产品。
在此前的
LUS2就凭借1秒起身强势出圈
在操控人员的指令下,机器人躺平,计时开始瞬间,髋关节和膝关节猛地发力,1秒内便弹射起身,稳稳站定。此外,LUS2可脱离遥控完成长程动作,实现2小时高强度续航。
负责人介绍,机器人起身时间普遍在3至5秒,1秒起身的新突破,标志着中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的动态响应速度、平衡控制能力将大幅提升。”
突破极限,加速向场景化落地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身高每向成人比例靠近10cm,研发难度翻倍,因此主流人形机器人产品身高集中在120~130cm区间。
作为1米6的大高个
LUS2一开始便瞄准
机器人在人类场景下
无法抓取高处物品,适配工业操作台的难题
↓↓↓
▶LUS2结合了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来执行各种复杂的任务,包括物体操纵、导航和人机交互,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开放式架构;
▶以身高160cm、体重57kg的真人比例设计,拥有360N•m关节扭矩,能在负载3kg的情况下实现精准操作;
▶同时其还拥有275TOPS算力,每秒能完成万亿动作决策,能实现2小时高强度运动续航,能广泛应用于科教、导览、娱乐等多个应用场景。
“依托自研的超高速动态平衡系统与传动机构,1米6的LUS2,也能轻松稳住重心,反射速度相当于人类的30倍,下肢爆发力达到成年男性的1.8倍,可执行物体操纵、自主导航和人机交互等复杂任务。”相关负责人介绍。
具身智能下半场在于场景落地
鹿明是国内少数拥有
包括本体和大脑在内全栈技术能力的公司
一开始便自带“量产经验”入场
鹿明机器人研发团队深耕具身机器人10年,集结了原追觅/魔法原子的核心成员、具身大模型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其中不少主导过机器人的研发量产。
“在真实场景下的真实数据,能让机器人更理解场景的需求,加速规模化应用。”相关负责人介绍,鹿明从需求推导技术,瞄准可落地的实用场景,其研发的技术模块,不仅为1秒起身而设计,还可迁移至奔跑、搬运等动作,加速人形机器人走出实验室。
工业物流机器人MOS
例如其研发的工业物流机器人MOS,双臂负载达50千克,远超行业平均20千克的负载水平。MOS可应对产线物流、仓储搬运等场景中标准周转箱的运转需求,适配工业场景中90%以上的物料转运。
其他产品
目前,鹿明已推出覆盖多场景的产品,包括面向科研教育市场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us,面向工业物流场景的机器人“大力士”MOS,面向文娱和家庭领域的小尺寸人形NIX。
场景化落地,是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的关键。半年内,鹿明已与中远海运、德马科技、三菱电机等多家行业龙头达成合作,加速推进在柔性质检、物流、港口航运等场景下的商业化落地。
你觉得
Lumos LUS 2的舞姿怎么样
欢迎在评论区跟滨宝分享
(来源:南方+ 读创 深视新闻 新闻联播 鹿明机器人)
两金一铜!福田“造”机器人拿奖了!
近日,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当全球16个国家280支顶尖队伍齐聚,这场世界级人形机器人“奥运会”的竞技场,成为了检验工业级机器人落地能力的终极试炼场。
来自福田的企业——领益智造,其制造的“领珑” 机器人一举斩获物料搬运技能竞技、混料分拣技能竞赛双料金牌冠军,“磐石”机器人获得物料整理技能竞技铜牌,以“两金一铜”的成绩在世界机器人舞台刻下中国智造的崭新印记。
另一项奠定胜局的核心技术是“双臂协同功能落地应用开发”。领益智造团队攻坚克难,自主研发了“末端工具跟随控制模型”,成功解决了双机械臂协同作业时普遍存在的力矩震荡难题。这项技术使得机器人能在11.5米的工作半径内,实现多达17个自由度的流畅运动解耦。
其带来的效率提升是颠覆性的:在处理形状不规则、搬运难度高的异形件时,效率相较传统的单臂方案提升了惊人的220%。比赛成绩是最有力的证明:在关键项目中,领益机器人以1分13秒的绝对优势完赛,比第二名(2分04秒)快40%以上。
对于领益智造而言,参与世界顶级赛事并斩获殊荣,其意义远超越奖牌本身。这既是其深厚工业积累的一次集中爆发,更是对其“三位一体”具身智能战略的强力验证。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比赛,验证领益智造在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落地方面,究竟处于全球什么样的梯队,参赛初衷是借助比赛成为工业场景落地能力的‘试金石’。”领益智造高级工程师袁强的话道出了核心动机。
作为全球领先的精密功能件、结构件、模组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及解决方案巨头,领益智造在打造无人智慧工厂和推动机器人工业应用方面积累了深厚经验。其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执行层核心技术,以及在机加工结构件、核心零部件、关节模组、灵巧手及整机组装方面的成熟能力,早已获得包括知名国际机器人企业在内的国内外机器人公司的广泛认可。此次参赛,是向世界展示其将机器人技术转化为实际工业生产力的强大实力。
(信息来源:福田科工局)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太卷了”!来自深圳的TA们疯狂炫技
8月15日
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行的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迎来第一个比赛日
本届赛事吸引来自全球16个国家
280支队伍参赛
将在15日至17日三天时间
展开487场比拼
“深圳机甲天团”的表现情况如何?
一起来看看吧~
Lumos鹿明机器人
获得群体舞蹈赛亚军
在8月15日举办的群体舞蹈赛上,鹿明机器人Lumos LUS2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凭借卓越的仿生运动控制算法与高精度协同表现,以出色的动作完成度和艺术表现力获得亚军。
据介绍,鹿明机器人LumosLUS 2是全球首个实现“1秒弹射起身”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拥有行业领先的敏捷性和响应速度,其在一秒之内弹射起身的速度远超行业平均3~5秒的恢复时间,在此前举办的WRC2025上获得业界广泛关注。
依托鹿明机器人自研的大功率密度关节模组和全身协调运动控制技术,LUS2具备高爆发力、高动态响应性的全身协调运动能力和优秀的全身舞蹈表演能力,其360N•m的关节峰值扭矩和10rad/s的速度,为机器人提供超强的爆发力和动态响应力,使其在本次群舞赛中展现出与人类舞者相当的流畅动作和精准节奏。
“准备不是很充分,但在赛场上克服了一些突发情况,能拿到这个成绩大家都很高兴。”鹿明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运动控制负责人孙涛告诉记者,未来将持续投入研发,深耕具身智能科技,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在现实世界的应用落地。
Lumos鹿明机器人成立于2024年,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和制造产品级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LUS、MOS两大系列人形机器人和机器人关节模组、视触觉模组等核心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工厂、物流、商业服务等多领域。
全场唯一!
“天工”机器人全程全自主导航完赛
8月15日,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决赛上,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天工Ultra”机器人,以6分55秒的成绩获得亚军。这也是全场唯一实现全程全自主导航、无人工遥控奔跑的人形机器人。北京灵翌宇树队的H1机器人以6分34秒拿下冠军,宇树科技队的H1机器人获得季军。
据了解,“天工Ultra”机器人由深圳企业优必选科技牵头成立并作为股东单位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制。该机器人身高约1.8米、体重约55公斤,今年不仅将时速从6千米/时提升到最高峰值速度12千米/时,还通过搭载“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变得更聪明。
今年四月,在北京亦庄举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天工Ultra”机器人以2小时40分钟的成绩率先完赛,夺得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松延动力N2和卓益得行者二号分别获得亚季军。值得注意的是,本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护旗手由“天工Ultra”、松延动力N2和卓益得行者二号担任。
深圳机甲天团驰骋赛场
收获实践经验
本次运动会上,深圳市万思未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思未来”)、桥介数物(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桥介数物”)等本土企业,以及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积极参与100米赛跑、400米赛跑、群体舞蹈等多个项目,与来自全球的机器人“选手”切磋交流,不少队伍不仅表现亮眼,驰骋赛场,更从活动中收获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
桥介数物(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PR王晨雯表示,对于机器人行业而言,每一场比赛或每一次公开活动,都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此次能与业内优秀企业及团队交流经验,我们深感荣幸,后续也会持续深耕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不断精进。”
桥介数物成立于2023年5月,核心技术团队平均年龄仅26岁,汇聚了来自华科、南科大、CMU、北航等国内外顶尖院校的机器人领域人才。桥介数物是国内少数专注提供通用型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的企业,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其运动控制方案已部署于40余家机器人厂商。
万思未来参与100米和400米两个竞速项目。在400米竞速项目预赛中,万思未来取得第六组第二名的成绩。值得注意的是,这支参赛队伍中,操控机器人的工程师是深圳高中生冯梓铭和初中生马同学,马同学是本次赛事中年龄最小的参赛工程师之一。
万思未来队队友冯梓铭告诉记者,机器人在比赛最后有些过热,虽然没有成功进入决赛,但也拼尽全力了。“感觉是有压力的,跟我们一起竞争的有很多优秀企业和高校。希望明天的100米能拿到更好的成绩。”
(内容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记者:陈雨婷 何王子彧 郭锦标)
深圳机器人跳街舞、走秀、打太极......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亮了!
8月14日晚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开幕
这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来自全球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
将参加538个比赛项目的角逐
开幕式上
超百支战队闪耀“冰丝带”
各式机甲竞放风采
机器人街舞、戏曲轮番登场
更与专业街舞团联袂献艺
生动演绎科技与人类文明的碰撞交融
深视新闻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
不少深圳机器人的身影
TA们都纷纷拿出自家绝活
现场秀技能
歌舞节目《欢迎来到碳基生命的世界》中
歌手刘雨昕与机器人以流畅协作
演绎“碳基与硅基的对话”
来自深圳的众擎机器人
以激情活力的街舞燃爆全场
传统文化创演《智韵和鸣》中
磐石机器人乐队
与灵心巧手机器人奏响国风旋律
乐聚机器人表演太极
优必选熊猫机器人与武术少年共展拳脚
上演特别版“功夫熊猫”
服饰走秀节目《天工霓裳》
则将非遗技艺与未来设计完美融合
优艾智合的“巡霄”轮式机器人
身穿精美服饰
演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时尚走秀
充满时尚与动感
乐聚机器人所穿服装灵感
来自于敦煌莫高窟
3D打印与手工工艺结合的定制服装
让机器人模特成为移动的
“文化科技融合展”
展现具身智能在时尚领域的应用潜力
模特胡兵在开幕式上
与深圳机器人模特带来时装大秀
现场气氛与众不同
他也成为首个与机器人走秀的模特
胡兵说:“科技带领时尚在前进
能在这个舞台上
和机器人一起走秀是我的荣幸。”
深圳这些亮眼的人形机器人
都是如何来到这个舞台上的?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跟着深视新闻记者
一起来看看~
感受“机”情四射
多家深企机器人台上“秀”绝技
在舞台上,跳街舞、打太极、走秀......来自深圳的机器人展示了各自的特色和魅力。
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营销经理彭嘉明介绍,“开幕式上,我们机器人展示了最经典的斧头舞动作,凸显了机器人全身协调性和平衡性。我们为此准备了3个月,非常自豪能够代表深圳企业来到这个舞台上。 ”
开幕式上展示的乐聚机器人其全身拥有超40个自由度,高度灵活,走秀时步伐拟人且姿态自然,尽显前沿科技魅力。
乐聚机器人商服项目负责人刘家奇表示,这次带来的机器人是夸父4Pro,基于将model-based control与RL算法深度融合的自研融合运控系统,“夸父”实现了复杂动作的流畅演绎,每个招式都刚柔并济、游刃有余。
(左一为乐聚机器人)
打太极的机器人优悠身高1.30米,体重63公斤,拥有41个“关节”,是2020年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和平友好使者”。
优必选科技首席品牌官谭旻介绍,“它集优必选科技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于一身,包括面向服务机器人的计算机视觉、自主导航定位、手眼协调技术、高性能伺服驱动器、运动规划和控制以及语音技术等。 ”
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赵万秋表示,“舞台上这些机器人,需要在非常紧凑的过程中踩上节拍,这些功能对于机器人的双臂运动、多关节的协同运动要求比较高。机器人不仅原来就进行过海量真实的训练,我们还派出工程师现场不断优化,让机器人的走路姿态更好。”
机器人比赛怎么比?
此次比赛的竞赛项目分为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主体赛事侧重人形机器人技能竞技,包括田径、足球、舞蹈以及物料搬运、药品分拣等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3大类21个赛项,外围赛事侧重趣味性和观众的互动性,包括乒乓球、篮球等5个赛项。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万思未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将参与100米和400米径赛。据悉,这支参赛队伍中,操控机器人的工程师是一位来自深圳的高中生。
万思未来队队友冯梓铭表示,“感到紧张是不可避免。但是通过重复的训练,我们对自己的机器人知根知底,相对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我们对机器人进行了一些改造,比如给机器人穿上运动鞋等。我们希望这些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国内国际机器人赛事中。”深圳万思未来馆课程交付组负责人兼副馆长赵拓说。
赛事日程回顾
赛事时间:8月15日至17日
8月15日:上演田径400米和1500米竞技,3V3、5V5足球激战,武术,舞蹈灵动展现,叠加酒店、工业、医药场景,开启竞技与应用的精彩篇章。
8月16日:100米障碍赛点燃速度对决,跳高、跳远、体操、自由搏击等接连登场,精彩再升级。
8月17日:4×100米接力赛考验协作,足球与搏击迎来决赛,与场景赛一同展现人形机器人的能力与潜能。
参赛选手: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机器人,展开26个赛项538个比赛项目的竞技对决。
比赛场馆:本届机器人运动会所有赛项都安排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进行
(内容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记者: 陈雨婷 郭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