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多地银行业协会持续发声"反内卷",相关整治行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上海、广东、浙江、安徽等地金融监管局和银行业协会相继推出针对性举措,重点整治房贷返点、车贷返佣、变相贴息等市场乱象。这场旨在规范银行业竞争秩序的行动,正从行业自律层面向专项整治升级。
多地启动专项整治行动
宁波市银行业协会率先发布《宁波银行业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公约》,明确银行机构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应遵循公平有序竞争原则。该公约严禁银行机构以任何形式向房地产相关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支付佣金或权益。辖内57家银行机构参与推进会议,启动公约落实情况自查整改工作,全面清理、取消、终止房贷返点协议。
宁夏银行业协会在金融监管局指导下,推出"调研—座谈—立约—督导"四步联动治理机制。该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及房屋中介机构开展交流,深入剖析返佣成因、危害及治理路径。同时全面启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公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通过成立检查组现场督查的方式,督促问题整改。
广东银行同业公会结合省内实际情况,在广东金融监管局指导下牵头起草《广东银行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2025版)》。该公约按照"1+3+N"制度体系推进综合整治,要求银行机构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坚持理性定价,严格管理返佣返利行为。
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发布《个人住房贷款自律公约》,明令禁止向房企及中介支付佣金。该公约重点打击"返佣抢单"和"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力图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返点乱象屡禁不止的现实困境
房贷返点现象在二手房交易中较为普遍,不同地区和银行的返点比例存在差异。当前市场上房贷返点比例多在0.35%到1%之间,部分城商行返点比例可达1%。这种做法实质上属于银行为争夺房贷业务而向地产中介支付的佣金,以吸引中介机构推荐客户。
返点操作通常通过现金方式进行,银行私下将资金给予中介,再由中介自行分配。这种模式不仅存在合规风险,还可能损害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往往被引导选择非最优贷款方案,表面获得返现,实际可能承担更高的总利息成本。
早在2010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就已发布通知,明确停止以任何形式向房贷中介支付与服务不对称的"返点"费用。此后,北京、上海等地银行业协会也相继出台住房按揭贷款自律公约。然而,在利益驱动下,这类违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成为银行业"内卷式"竞争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