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深圳公积金中心”)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解决办事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为目标,以惠民政策为基石、技术革新为引擎、服务升级为保障,着眼缴存单位和职工办事需求,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助力“住有宜居”提供了鲜活样本。截至今年7月底,深圳累计归集资金9792.67亿元;累计支持职工提取6344.84亿元,其中,支持1014.55万缴存人租房提取2501.01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53.08万笔、发放金额3717.63亿元。
市民在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住房公积金业务专柜办理业务。 (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福田管理部设立房产专区方便市民办理业务。(受访单位供图)
聚焦惠民政策
以制度普惠提升群众获得感
为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保障作用,全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今年3月,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贷款补充规定》)和《关于我市住房公积金利息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利息补贴通知》),对深圳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利息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新政以“更高额度、更低门槛、更优服务”为核心,推出提高贷款额度、下调首付款比例、加大利息补贴力度等多项有力举措,进一步满足职工的住房需求,更好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保障作用。自2025年3月24日落地实施以来,新政降低市民购房置业压力,成为推动楼市回稳、强化民生保障的关键力量。
最高可贷额度提高至231万元。《贷款补充规定》上调了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基础额度,个人申请最高额度从50万元提高至60万元;家庭申请最高额度从90万元提高至110万元;同时,调整最高额度上浮情形和比例,购买本市首套房的,上浮比例从20%提高至40%;有两个及以上子女(含未成年子女和在全国范围内无住房公积金贷款记录的成年子女)的家庭在本市购房,上浮比例从10%提高至50%;新增购买本市保障性住房上浮情形,上浮比例为20%。同时符合多种上浮情形可累加上浮比例,最高可上浮110%,即个人最高可贷126万元,家庭最高可贷231万元。此外,将可贷额度从账户余额的14倍提高至16倍,助力中低收入家庭、工作年限较短的青年人等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相对较少的职工群体,更多、更快获得住房公积金贷款。
夫妻账户余额可直接“冲还贷”。为支持职工充分使用住房公积金账户资金,《贷款补充规定》增设了夫妻“冲还贷”业务。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后,可申请将其本人和配偶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直接冲抵住房公积金贷款本息。夫妻双方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婚姻状况材料至贷款行的贷后网点即可办理。此项政策简化了以往“先还贷再提取”的流程,省去了提取环节,办事更加便捷,受到广大市民欢迎,总还款金额达25.22亿元,有效帮助职工缓解购房还贷压力。
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20%。购买本市商品住房,不再区分首套和第二套,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20%;购买本市保障性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15%。对于多子女家庭,如已在本市已拥有一套住房,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的,可适用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这意味着,多子女家庭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时,不仅能享受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其贷款最高额度还能上浮90%(其中首套房上浮40%,多子女家庭购房上浮50%)。
异地贷款取消户籍和首套房限制。为便利异地缴存职工在深置业,《贷款补充规定》取消了户籍和首套房限制。异地缴存职工,无论是否具有深圳户籍,只要满足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在深购买首套或第二套商品住房时,都可以向深圳公积金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含商转公贷款)。
加大利息补贴力度,最高补贴比例达20%。2012年12月,深圳在全国率先实施住房公积金利息补贴政策,对于累计缴存达到一年以上,且未曾使用过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办理销户提取时,深圳公积金中心以历年结息总额为基数,按照缴存年限的长短,给予额外的利息补贴,真正实现“息上加息”,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保障作用,更大程度惠及职工。今年,《利息补贴通知》进一步提高了补贴比例:累计缴存年限在1(含)-5年,补贴比例从5%提高至10%;累计缴存年限在5(含)-10年,补贴比例从8%提高至15%;累计缴存年限在10年及以上,补贴比例从12%提高至20%。
提升服务效能
以技术创新开启办事加速度
深圳公积金中心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融入具体业务场景,全国首创将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技术应用于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住房公积金提取“先到账、再验证”;利用智能AI赋能“边聊边办”,实现业务办理“问答即办结”。同时,深化区域合作,新增与省内5个城市签订跨区域合作协议,进一步方便市民跨城办事。
率先应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2025年5月,深圳公积金中心将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率先应用于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场景,实现了灵活就业人员提取“先到账、再核查”,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的同时填补了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在住房公积金领域应用的空白。此前,灵活就业人员在线上办理提取业务时,需先由系统受理提取申请,校验完成后,符合相应提取条件的才能提取到住房公积金联名卡;现在灵活就业人员在提取时,可直接将提取资金提取至数字人民币账户(实现资金“秒到账”),同步启动“智能合约”,待系统校验通过后即可使用资金,如校验后不符合提取条件的,资金将原路退回至住房公积金账户,并解除“智能合约”。
该创新聚焦“智能合约”在定向支付、资金管理方面的精准性和合规性,以灵活就业人员个人提取业务为试点,嵌入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不仅为灵活就业人员新增数字人民币的提取方式,还利用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即时结算特性提高了资金流动性,借助数字人民币的可追溯性确保信息流与资金流同步,提高交易效能,降低监管成本。
借助政务服务大模型实现“边聊边办”。2025年5月,深圳公积金中心在全国首个面向公众的实用型政务服务大模型“深小i”上线住房公积金智能服务,实现退休提取、签订业务自助办理服务协议、缴存提取信息查询以及贷款信息查询等高频业务“边聊边办”新模式。以往,职工需先查询办理条件及材料清单,再根据指引逐项准备文件并提交申请,过程中存在“反复查、耗时长”等问题。现在,AI赋能革新后,通过与“深小i”交互,在对话窗口输入自己想要查询的问题,系统可自动识别并给予清晰且全面的操作引导。
以退休提取为例,职工在咨询相关内容后,“深小i”会回复包括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线上线下的办理渠道、办理流程等指引信息,并提供相关业务办理的链接。职工可直接点击办理链接,系统通过政务数据共享平台,自动核验用户身份、缴存状态、退休证明等信息,免去职工手动填报的环节,在对话中即能完成材料上传与申请提交,实现“问答即办结”,有效简化了先查再办的传统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
进一步扩大区域合作“朋友圈”。深圳公积金中心积极推动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今年6月10日,与珠海、汕头、江门、潮州、揭阳5个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正式签署《推动住房公积金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将从政策协同、服务协同、数据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异地协同机制,打造“智慧公积金”服务,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内异地使用住房公积金便利化,有效解决职工因工作、生活跨城流动导致的“两头跑”的问题,减少异地业务办理的奔波与经济成本,真正实现“钱随人走、服务同享”,不断提升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目前,深圳已与包括珠海、汕头、江门、潮州、揭阳,以及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在内的省内10个城市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有力支持区域内流动就业人群、异地置业家庭等群体的住房消费需求,促进人才等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为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宜居、宜业的生活圈发挥积极作用。
获国家级荣誉
以服务升级绘就惠民新图景
今年以来,深圳公积金中心通过政策提优、服务提效,收获了两项国家级荣誉:2月,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5月,通过高水平数字档案室建设认定,成为住房公积金行业首家、深圳首批建成国家高水平数字档案室的单位。
用心解决每一个民生诉求,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作为服务近1800万市民、50万家企业的重要民生保障部门,近年来,深圳公积金中心坚持以红色教育淬炼为民初心,将“党建+服务”深度融入日常工作机制,围绕“纾民忧、解民困、顺民意、聚民心”的工作目标,将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进企业、进社区”作为党员志愿服务的一环,积极上门解读惠民政策,现场讲解业务办理流程,收集个性化问题限时反馈解决,广受好评。同时,依托民生诉求服务平台、12345服务热线等渠道,全时域、多触点吸附群众诉求,并建立“有诉必应即办”机制,实现诉求采集、研判、处置、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有信必复”“有求必应”。针对闭环管理中反映的业务流程堵点,深圳公积金中心对各类诉求进行源头分析,制定解决措施,真正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政策改进和服务优化的突破口,推动各个惠民新政落地和百余项业务流程优化,以精准高效的服务,架起政民互动的“连心桥”。2025年2月,深圳公积金中心公共服务部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建成高水平数字档案室。2024年3月,国家档案局批复同意深圳公积金中心开展高水平数字档案室建设试点。深圳公积金中心以此为契机,成功搭建起一套国产化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对办公自动化系统及业务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大幅提升了电子文件、业务档案等的全流程电子化归档范围和比例,全力提升民生档案管理质效与服务效能。
高水平数字档案室建成后,将通过档案系统与办公、业务系统的深度耦合与数据共享,实现信息在线核验、全渠道线上审核,助力打造政务服务的全流程实时办结、“不见面审批”等模式。海量民生档案在数字档案管理的全面覆盖与系统协同下真正“活起来”“联起来”,为构建更安全、高效、便捷的住房公积金服务体系筑牢根基,并为各项业务优化提供了坚实基础。2025年5月,经国家档案局组织验收,深圳公积金中心通过高水平数字档案室认定,成为全国住房公积金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下一步,深圳公积金中心将持续深化公积金制度改革创新,进一步拓展制度惠民的广度和深度,以更智慧的系统让数据多跑路,以更温暖的举措让群众少烦忧,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助力千万职工在深圳筑得广厦、乐享宜居,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保障的“深圳答卷”。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