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西方对中国的石油前景极为不看好,“贫油国” 的标签被重重地贴在我国身上。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石油被视为现代工业的关键支撑,是国家间竞争的重要资本,也是国际博弈的关键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石油领域不断发力,成果逐渐显现。到了 2024 年第一季度,中国页岩油产量取得重大突破,达到 21.5 万吨,在全球仅有 21 个发现可开采页岩油的国家中,中国成功跻身世界前三。
据央视新闻报道,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富满油田是我国目前油气资源量最大的超深油田。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产量突破2000万吨。富满油田的油区面积达1.7万平方千米,油气资源量超10亿吨,是我国发现的埋藏最深、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超深原油生产区。自投入开发至今,已自西向东发现了34条富含油气大断裂,含油气面积比开发之初扩大了10倍。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资料图)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企业高级专家 黄少英:我们塔里木盆地总共沉积了13套地层,通过我们的勘探实践已经证实,这13套地层都有了油气发现,而且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量很大。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持续向超深地层推进,每年完钻超深钻井近200口,累计钻探超深井超3000口,发现了两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和10亿吨级油区。
另据俄罗斯卫星社近日报道,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对媒体表示,中方提出将俄罗斯对华石油年供应量增加250万吨,俄方愿意予以保障。为此,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需要制订出通过哈萨克斯坦扩大出口的技术方案清单。报道称,根据俄罗斯政府5月初发布的政令,面向中国西部炼油厂的石油供应上限可从1000万吨提升至1250万吨,供应期限最长延至2034年。诺瓦克说:“这是中方的提议,我们愿意保障供应,但为此需要引入具体的技术方案。”
5月初,俄罗斯政府批准了一项关于修订与中国政府间协议的议定书草案,面向中国西部炼油厂的石油供应上限可从1000万吨提升至1250万吨,供应期限最长延至2034年。据该协议信息,斯科沃罗季诺-漠河管道是向中国供应石油的优先线路,但除了通过该路线供应的石油量之外,两国还可以确定其他运输路线,以供应中国西部的炼油厂。协议显示,其他方向的石油供应量将从每年700-1000万吨增加到700-1250万吨,且供应期从2014年1月起的5-10年延长至5-20年。
天然气管道(资料图)
原本连接俄罗斯和中国西部炼油厂的石油供应路线,主要是斯科沃罗季诺-漠河管道,但现在石油供应量将有明显增加,双方就需要开拓其他的运输路线了。所以中国提出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这个路线。这和中俄哈的天然气运输项目如出一辙,俄罗斯都是通过哈萨克斯坦这个中转站来对中国供应能源。中俄能源合作是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基石,在两国贸易总额中占比已经超过三分之一,影响不容小觑。
近年来,中俄能源合作成果丰硕。在石油领域,双方保持着稳定的贸易往来,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国。在天然气方面,“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已投产运营,年输气能力达380亿立方米,实现满负荷运行,极大推动了双方天然气贸易发展,成为中俄能源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此外,中俄还在积极推进“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该管道设计年输气能力高达500亿立方米,一旦建成,将进一步加深两国能源合作。
普京(资料图)
不久前,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出席2025欧亚油气论坛框架下“俄罗斯与亚洲国家能源伙伴关系”主题分论坛并致辞。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消息,大使在致辞中强调,能源合作不仅是中俄务实合作的“压舱石”,也是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推动低碳转型的“推进器”。在现场接受塔斯社、俄新社、RT电视台等俄主流媒体采访时,大使提到,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双方天然气合作潜力巨大,中方愿扩大自俄进口液化天然气,并推动新建跨境天然气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