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铁闸机前的一“码”通行,到政府消费券投放;从企业供应链上的智能合约兑付,到市民买保险、逛景区的便捷支付......今年是青岛列入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五周年,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数字人民币正悄然融入青岛市民的衣食住行,勾勒出一幅智慧城市的“数币生活”图景。
9月29日,记者跟随运营机构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实地走进数币应用场景,探访数字人民币在民生消费、证券投资、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落地应用,感受消费场景创新与变革。
便捷:青岛地铁数币乘车 主力客流大站“减负”
早高峰的青岛地铁苗岭路站,人流如织。市民张女士打开“青岛地铁”App,轻轻一扫,便顺利通过闸机,数币免密付款。
青岛地铁内的数字人民币推广海报
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信用卡业务部创新管理科副科长张浩介绍,2021年5月,建行独家与青岛地铁完成数币钱包快付对接,青岛成为第二批试点城市中首批实现数币地铁乘车的城市。此后,随着“1分钱乘地铁”“0元往返胶东机场”等惠民活动的推广,累计触达数十万人次,公众使用意愿不断提升。
据介绍,与三方支付相比,数字人民币具有显著优势。支付更便捷,如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支持在没有网络、电量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完成支付交易;交易更安全,数字人民币采用加密技术,兼顾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同时它具备智能合约功能,比如在一些涉及多方资金收付的场景,像预付费管理、项目资金按进度拨付等,能自动执行合约条款,保障资金安全和交易公平;降低交易成本,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无需像第三方支付那样经过清算环节,资金到账更快,而且目前没有手续费。
活力:数币助力激活消费潜力 建行服务6800 余万消费券发放
在崂山区一家7-Eleven便利店,记者看到收银台醒目位置张贴着“欢迎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标识。店员介绍,顾客用数字人民币付款已经成为常态,而且会不定期有满减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支付热情。
商超内的数字人民币专属通道
这正是数字人民币推广的关键——激活小额高频消费场景。据介绍,通过在零售商超、青岛地铁等民生场景持续开展数币红包抽奖和满减活动,在手机银行开展数币缴电费达标返微信立减金等活动,兼顾高效投产和激发市场活力,促成商户、个人客户双向引流,今年以来,青岛建行相关活动已吸引客户参与超9万人次。
“我们还通过‘建行生活’平台发放政府消费券,覆盖汽车、餐饮、零售等多个领域。”张浩介绍,截至去年,累计承接崂山、市南、市北、李沧、西海岸新区、平度市、胶州市、即墨等8个区市政府消费券共6800 余万元,涵盖汽车、零售、餐饮等多个领域,累计促进市场消费数亿余元(含汽车)。
用户使用数字人民币APP
落地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全渠道无感”纳税缴费场景,实现六大纳税场景全覆盖;建行青岛分行联合市公积金中心率先推出数字人民币提取、缴存服务,累计办理超1400笔,金额超515万元;助力崂山风景区建成全国首家“线上+线下”全场景支持数币支付的5A级景区,推动文旅与金融深度融合......五年来,作为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在政务服务领域,青岛数字人民币试点屡创“全国首个”。
创新:赋能实体经济打通财富管理“最后一公里”
除了政务缴费、民生消费,数字人民币应用正在向着更广阔的领域创新变革。
在中泰证券青岛分公司,运营管理部崔迎宾告诉记者,为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证券投资领域的深度应用,中泰证券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创新推出“数字人民币签约第三方存管”项目,相关惠民推广活动也将于10月正式上线。
建行网点内工作人员正在给咨询者介绍数字人民币业务
数字人民币不仅是支付方式的升级,更是实体经济的“加速器”。据介绍,建行青岛分行与海尔家电电商平台实现数币支付和“伞列钱包”应用,提升资金分账效率,提升支付结算效率,截至目前,推动数千家经销商接入,累计带动数币商户收单金额上亿元,节省平台运营费用数十万元,树立产融结合新标杆。
站在五周年节点,青岛正加速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人民币生态。据悉,下一步青岛将持续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深化数字人民币在零售餐饮、交通出行、预付式经营、跨境收付、企业资金管理领域的推广工作,积极开展数字人民币宣传与促消费活动,持续提升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认可度和使用积极性。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王好)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