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4-25 赛季中期,芬尼·史密斯被篮网交易到湖人。他在湖人出场 1239 分钟,期间球队每百回合净胜对手 11.2 分,足以说明“电风扇”的作用不可忽视。
不过今夏,休斯顿火箭以 4 年 4300 万美元签下了他。就这笔签约来说,我并不太看好。毕竟在火箭队内,杜兰特、阿门·汤普森、小贾巴里·史密斯等人都在同一位置或相近角色上,芬尼·史密斯面临的竞争压力会相当大。当然,对他个人来说,既然已经拿到可能是生涯最后一份大合同,能否打出竞争力反而没那么重要,“钱袋子稳了”才是核心。
对湖人而言,芬尼·史密斯离开后留下的空缺需要有人顶上,而我认为最合适的人选是 杰克·拉拉维亚。
进攻端
拉拉维亚 NBA 生涯一共出手 735 次,其中 369 次来自三分线外,三分出手占比超过 50%,命中率 37.1%,说明他主要依赖三分终结,且效率不俗。对比芬尼·史密斯,三分出手占比 61.8%,命中率 36.2%,差距并不大。
另外,两人的三分大多来自接球投篮:拉拉维亚的受助攻率为 93.4%,芬尼·史密斯为 97.4%。因此可以说,两人在进攻端的特点和效率相差无几。
防守端
拉拉维亚和芬尼·史密斯一样,虽然主要打四号位,但偶尔也能去防一些非速度型后卫。凭借身体对抗,他甚至能短暂顶防像约基奇这样的中锋。
从数据看,拉拉维亚的防守真实正负值是 0.3,芬尼·史密斯是 0.1,表现差不多。不过需要注意,拉拉维亚只打了 136 场 NBA,样本有限,但至少说明他在防守端有可塑性。整体来看,两人在防守风格和作用上也很相似。
合同因素
今夏,拉拉维亚和国王合同到期后,与湖人签下了一份 2 年 1200 万美元的合同,均薪 600 万。这份合同在队内薪水排名中不算高,但他所能带来的作用远比合同金额更有价值。
相比范德比尔特,拉拉维亚有投射能力;相比文森特,他又具备更好的身材条件。在攻防兼备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成为湖人主要轮换。而且这份合同中带有 1 1 球员选项,等于对他是一种激励:必须打出表现,才能在明夏跳出合同寻求更大的薪资。
总结
我认为拉拉维亚有机会成为湖人的新“芬尼·史密斯”,原因主要有三点:
1. 进攻端特点、效率相差无几;
2. 防守端风格、作用高度相似;
3. 合同形式具备鞭策效果。
其中,进攻与防守的相似性是核心。如果进攻端没有威胁,他可能像范德比尔特一样成为“进攻黑洞”;如果防守端不给力,又会像克内克特那样成了对手的“提款机”。而现在的合同安排,也逼着他必须打出亮眼表现,用一季的发挥为自己镀金,然后在明夏跳出合同追求大合同。
新赛季,拉拉维亚究竟能否成为湖人的新“电风扇”,值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