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州这片浸润着苏区精神的红色热土上,“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韧品格始终指引着奋斗方向。11月23日,第七届世界客商大会将在此盛大启幕,这既是全球客商共叙乡情、共谋发展的盛会,更是梅州践行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契机。
作为扎根梅州46载的国有金融机构,中国银行梅州分行(简称“梅州中行”)始终以苏区精神为魂、以梅花品格为韵,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在文明创建中锤炼初心,在服务实体中彰显担当,如今正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行动,为第七届世界客商大会的顺利召开保驾护航,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注入金融动能。
深耕客都四十六载,铸就金融服务“硬实力”
近年来,梅州中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紧扣梅州市委、市政府“百千万工程”、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等重点任务,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优化服务结构、创新产品模式,奋力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自1979年成立以来,梅州中行始终与这片热土同频共振,从最初1家支行发展为如今拥有24家网点、465名员工、服务覆盖全市的二级分行。截至2025年9月,该行金融资产规模超29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超220亿元,核心业务市场竞争力持续领跑梅州同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
这份“硬实力”源于对主责主业的坚守。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梅州中行凭借专业优势,累计为超200家梅州外贸企业提供高质量跨境金融综合服务支持,服务规模长期占据当地市场主导地位。截至2025年9月,该行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结售汇三项业务在当地均占据半壁江山,稳居同业第一。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该行聚焦先进制造业、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截至2025年9月,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52.71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达11.26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69.71亿元,用精准的信贷投放为梅州产业升级与城乡融合“输血供氧”。
聚焦盛会需求,打造跨境服务“金名片”
作为全球客商凝心聚力、共话合作的重要平台,第七届世界客商大会承载着深化区域协同、助推梅州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使命。梅州中行依托中银集团全球化网络、综合化服务与专业化优势,持续巩固跨境金融领先地位,致力于为梅州企业“扬帆出海”与全球资本“筑巢引凤”提供坚实金融后盾。

深耕本土、链接全球,筑牢服务硬支撑。梅州中行充分发挥中银集团“一点接入、全球响应、综合服务”工作机制优势,联动海外分支机构,为境内外客商提供“在线开户、结算汇兑、贸易融资、综合咨询”等一站式便捷服务。今年前9月,该行累计为企业客户办理国际贸易结算量约6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约7亿元,并首发梅州地区跨境电商电子担保保函业务,搭建梅州地区企业与世界大会客商的高效金融桥梁,助力“引进来”技术合作与“走出去”市场拓展双向赋能。
精准施策、定制赋能,破解企业新需求。针对企业跨境资金结算、汇率风险管理、投融资合作等核心诉求,梅州中行整合国际结算、外汇资金、贸易融资等专业力量,推出“一企一策”定制化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9月,该行已为50家涉外企业办理外汇套保签约超亿美元,套保比率稳居同业第一,有效帮助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稳定经营预期,助力企业稳外贸、防风险;同时优化融资服务,以多元化供应链融资产品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助力企业拓市场、抢订单,让参会企业轻装上阵、从容拓业。

赋能“百千万工程”,书写城乡振兴“新篇章”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头号工程”,也是梅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梅州中行深刻把握“百千万工程”的内涵要求,将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县域发展、产业升级紧密结合,以“三个聚焦”为梅州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聚焦乡村产业,激活县域经济“引擎”。围绕梅州当地特色产业格局,梅州中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金融部),创新推出“岭南特色农产品贷”“惠农贷”“粤菜师傅贷”等特色产品,推广“整村授信”模式,打通金融服务乡村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5年9月,该行累计为88户省市县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超4亿元,支持茶叶、柚子、陶瓷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县域产业园区贷款余额达10.9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2亿元,助力县域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同时,该行还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2023年向蕉岭县程官村公益捐赠20万元支持种植项目扩产,开展路灯捐赠、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公益活动,超额完成集团消费帮扶任务,用“金融+公益”的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民生服务,织密便民惠民“网络”。作为金融服务窗口单位,梅州中行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服务数字化、适老化转型。在数字化服务方面,该行打造“线上+线下”协同服务体系,通过智能柜台、ATM等设备实现网点“一点接入、全程响应”,累计服务129万户个人客户。2023年起,梅州中行已累计为个人客户办理数字人民币钱包开户超5万个,并相继为梅州市多家重点单位提供财政统发数字人民币工资发放服务,截至2025年9月,数字人民币工资代发量已达数亿元,让群众享受到便捷的数字金融服务。在适老化服务方面,该行践行“银发乐享,八心服务”品牌,打造24家敬老服务网点(其中5家为养老服务示范点、1家为总行级养老服务示范标杆网点)。大力发展养老金融,通过持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提升线上线下渠道适老化服务水平,截至2025年9月末,累计为超100万名客户提供个人养老金融服务。
聚焦产业升级,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梅州中行紧跟梅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制造业领域,该行支持嘉元、盈华科技等高端铜箔项目、博敏智能电路板项目,助力梅州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在科技金融领域,近2年来联合市科技局、市人民银行开展科技型企业专场对接活动5次,累计发放授信2亿元,截至2025年9月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37亿元,惠及160家科技型企业,全市科技型企业覆盖率达40%;在绿色金融领域,支持梅县、兴宁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梅州城区污水处理等项目,累计投放超6亿元;同时与极氪、零跑、问界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合作,年内实现绿色分期消费投放2242万元,为梅州绿色低碳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践行社会责任,传递文明担当“暖力量”
文明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责任是国有大行的底色。梅州中行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文明创建与经营发展的全过程,以实际行动为第七届世界客商大会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为“百千万工程”凝聚社会正能量。

在金融知识普及方面,该行围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防范等主题,在依托网点开展宣教的同时,组织宣教队伍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活动,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宣教活动超500场,触及消费者约70万人次,精准有效地提升群众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同时,该行成立梅州金融系统首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社区清洁、爱心助学等活动,截至目前,志愿者服务队累计服务时长超1万小时,成为梅州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在基层治理赋能方面,该行推广中国银行“复兴壹号”智慧党建平台,为梅州市110多家党政机关、学校、企业提供组织管理、党费交纳等服务,覆盖党团工会组织超1500个,行外使用人数近5万人,以科技赋能基层治理信息化、规范化,为“百千万工程”中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支持。
在特殊群体关怀方面,该行关注新市民、小微企业等群体的需求,优化“新市民贷”“惠制造”等产品,截至2025年9月,该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近45亿元,服务超3200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同时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在房地产市场稳定方面,该行积极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对梅州富力、碧桂园等企业旗下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累计金额达16.48亿元,支持保障项目交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梅州社会大局稳定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 以金融之笔绘就客都新图景
客商云集话发展,金融赋能启新程。未来,梅州中行将继续以苏区精神为魂,以梅花品格为韵,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紧扣梅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以第七届世界客商大会为契机,充分发挥国有大行的专业优势与文明担当,为全球客商搭建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平台,为梅州“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奋力书写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梅州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在第七届世界客商大会的舞台上,梅州中行与全球客商携手并肩,共话桑梓、共谋发展、共赢未来。
南方+记者 汪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