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10月8日,英国《银行家》杂志披露了一份由全球市场研究机构Kantar提供的数据报告,该报告基于品牌认知度预测未来12个月内全球增长最快的50家零售银行。
这份榜单打破了传统认知,巴西、日本和南非的银行占据前三名,而汇丰、巴克莱、摩根大通等传统银行巨头却集体缺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工商银行位列第22位,宁波银行排名第33位,成为榜单中的中国代表。
Kantar董事埃莉·索普解释说,这份榜单并非简单评估当前实力或市值规模,而是基于客户认知强度来预测银行的未来价值创造潜力。“这些银行目前可能不是最强大的,但它们有潜力在未来基于客户认知的力量创造价值。”她指出,许多大型银行虽然当前表现强劲,但缺乏增长动力。
榜单前三名分别是巴西的Nubank、南非的Capitec和日本的乐天银行。Nubank成立于2013年,2021年上市,其首款产品是通过应用程序管理的免费信用卡,这在一个金融排斥严重、手续费高昂且官僚主义盛行的市场中堪称革命性创新。Capitec则以简化模式脱颖而出,通过单一账户提供核心服务,极具便利性和透明度。日本乐天银行则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根据客户历史推荐产品,并与社交应用集成以便于转账。
欧洲银行在榜单中表现平平,前十名中仅有捷克的Air Bank一家。大型传统银行的集体缺席引发了业内专家的深思。消费者权益组织Fairer Finance的董事总经理詹姆斯·戴利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公众对银行的信任跌至低谷,大型银行一直难以扭转这一局面。大多数大型银行都有负面新闻,虽然并非所有消费者都了解这些事件,但它们共同塑造了一种认知——大银行只关注利润,缺乏社会责任。”
中国工商银行和宁波银行进入这份榜单,表明中国银行业在品牌建设和客户认知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工商银行作为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在数字化转型和客户服务方面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宁波银行作为一家区域性商业银行能够进入全球前50,更显示出中国中小银行在精细化运营和品牌塑造上的突破。
这份榜单的发布恰逢全球银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银行面临着如何在保持规模优势的同时重建客户信任、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不被边缘化的双重挑战。
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这份榜单既是肯定也是警示。在全球银行业重新洗牌的背景下,中国银行需要思考如何在保持规模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软实力,在数字化、客户体验、社会责任等方面持续发力,真正赢得客户的长期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