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市场讨论最多的,莫过于中美之间的政策博弈与股市波动。
特朗普不断颁发新的制裁政策,而中国也用强硬的反制措施作为回应,而且招招致命。
面对中国的态度,特朗普扬言若没有中方重大让步,计划在11月1日对中国加征100%关税,还将禁止所有软件出口,语气里的急切与愤怒。
那我们在近期究竟做了哪些让特朗普“破防”的反制?层层加码之下100%关税真会落实吗?=
中国反制的“精准度”
特朗普的“破防”并非无的放矢,而是中国近期几项措施恰好击中了美国的核心利益。
最关键的莫过于两点:一是推动澳大利亚最大铁矿石出口商接受人民币结算,二是稀土管制的全面升级。
先说说铁矿石人民币结算这件事,很多人只看到“人民币结算”这几个字,却没意识到背后的逻辑,大宗商品结算权是美元霸权的根基之一。
过去几十年,全球石油、铁矿石、黄金等顶级大宗商品几乎都用美元计价结算,这才让美元有了“世界货币”的地位。
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每年进口量占全球70%以上),推动人民币结算,本质上是用“实物需求”撬动“货币权力”。
其实早在几年前,中国就已在石油、天然气领域试点人民币结算,此次延伸到铁矿石,是对这一逻辑的延续。
当越来越多国家发现,用人民币能直接买到急需的大宗商品时,美元的结算比例自然会下降。
这对美国来说,比单纯的贸易摩擦更棘手,因为它动摇的是美元霸权的“根基”。
再看稀土管制,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尤其是中重稀土,是新能源汽车电机、风力发电机、先进军工装备(比如导弹制导系统)的核心原材料,全球近90%的中重稀土加工产能都集中在中国。
这次管制升级不是“禁止出口”,而是“精准管控”,既要做生意,又要防止技术和资源被用于针对中国的领域。
对美国来说,这简直是“卡脖子”:如果想搞自主化,从矿山开采到提纯加工,至少需要5-8年的周期,而且成本会飙升3-5倍;如果继续依赖进口,又得看中国的管控政策。
现在摆在特朗普面前的局势就是,美元霸权已经渐渐被人民币撬动,想要稀土还要看中国脸色,处处被人牵制,放谁身上都受不了。
下一次“黄金坑”?
面对中美现在的局势,很多人都害怕出现4月7号的“黄金坑”行情?
但我的答案是:大概率不会,因为两次行情的底层逻辑完全不同,不能简单类比。
4月7号那次调整,中国更多是“被动应对”,美方先出招,中国再反击,市场情绪更多是“应激反应”,恐慌性下跌后容易出现反弹。
但这次不一样,中国是“主动布局”,从铁矿石人民币结算到稀土管制,都是基于自身产业优势的主动决策,不是被美方牵着走。
这种“主动”意味着政策的持续性更强,不会因为美方的短期表态而轻易改变,市场行情也会更偏向“基本面驱动”,而不是“情绪驱动”。
而且在4月7号的时候,很多投资者还处于“小幅盈利”甚至“亏损”状态,面对6-7个点的跌幅,更多人会选择“扛住”,因为割肉的成本太高。
但现在不少投资者在新能源、稀土板块已经有了不错的收益,有人赚了30%,有人甚至翻了一倍。
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调整,“止盈跑路”的欲望会强很多,短期波动可能会更大。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美国制造业的“复兴难题”。
特朗普一直喊着“美国再工业化”,但现实是美国早已不是制造业生长的土壤。
劳动力成本高、产业链配套不完善、政策稳定性差,过去15年,凡是押注“美国再工业化”的资本,大多铩羽而归。
就像稀土领域,美国即便想自建产能,也找不到足够的技术工人,也没有完整的提纯设备产业链,最后很可能是“花了钱、耗了时,还做不出合格产品”。
这种产业层面的差距,才是中国相关板块长期看好的根本原因,不是短期政策能改变的。
普通人的逆袭机会?
面对现在的行情和政策安排,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一定要稳住。
不盲目乐观,不盲目恐慌,锚定“产业优势”和“基本面”,做好仓位管理和心态平衡。
先说说仓位,现在的九成仓位不是“满仓”,而是基于对板块的信心。
另外港股和A股的波动差异也要注意:港股受国际资本影响更大,对中美关系、美联储政策更敏感,短期内波动可能比A股大。
所以如果持仓里有港股,可以考虑在保持总仓位不变的情况下,把部分港股切换到A股的核心板块(比如稀土磁材、锂电池),降低外部情绪的干扰。
再说说心态,很多投资者容易被短期行情带偏:涨了就盲目乐观,想追高;跌了就恐慌,想割肉。
但其实对成熟投资者来说,这个时候更应该“反着来”,短期涨幅过大时,适当止盈一部分,落袋为安;短期调整较深时,看看产业逻辑有没有变,如果没变,反而可以逢低加仓。
最后想强调一点,投资最终拼的是“认知”,不清楚的领域一定不要轻易下手。
如果你看懂了中国在稀土、锂电池领域的产业优势,看懂了人民币结算对美元霸权的长期影响,看懂了美国制造业的困境,就不会被特朗普的几句威胁或短期的股市波动吓住。
反之如果你只盯着短期K线,跟着情绪走,很容易在“追涨杀跌”中迷失方向。
结语
这轮中美博弈和股市波动,本质上是“中国产业优势”与“美国霸权焦虑”的碰撞。
而我们普通投资人一定要做好长期的打算,不要被美国的短期变动所左右。
当然过程中要保持理性,做好仓位管理,不贪不慌,这才是投资的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