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0月14日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买断式逆回购,是央行在去年10月28日宣布推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国人民银行主动借出资金,从一级交易商购买债券,来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该工具可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有助于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截至今年10月中旬,央行已开展了多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近年来,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适时调节短期流动性;通过买断式逆回购、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加强中短期流动性投放;通过降准等工具,向市场注入长期流动性。
10月15日有8000亿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央行开展6000亿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有助于熨平短期资金波动,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稳定充裕状态。
数据显示,10月有5000亿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央行10月15日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意味着10月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1000亿元。
此前,央行已于10月9日开展11000亿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结合当月8000亿到期量,10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3000亿。由此,10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加量续作4000亿,加量规模较上月高1000亿,为央行连续第5个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着眼于应对潜在的流动性收紧态势,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10月政府债券还会较大规模发行;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当前正在加快推进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关工作,预计接下来会较大幅度拉动配套贷款投放。另外,当前股市强势运行,10月居民存款“搬家”现象还会比较明显。以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资金面收紧效应,需要央行给予流动性支持。
王青认为,这在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也将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外部波动加大,当前央行更大规模加量续作买断式逆回购,也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未来,央行还将通过逆回购、MLF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中短期市场流动性的调节,进一步满足政府债券发行等对市场流动性的需求,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服务。
王青也认为,接下来央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不过,未来一段时间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也可能较此前每月6000亿的较高水平有所回落。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背后是综合外部环境波动、国内经济增长动能变化、物价走势、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要求。
“以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为标志,四季度或将陆续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王青说。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编辑: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