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1万加元移民梦崩塌!萨省骗局曝光:无望LMIA与虚假承诺背后
创始人
2025-10-18 05:21:34
0

教堂的木门在冬风里轻轻合上,面包的香气却淡得几乎闻不见。女孩Jojo把一条捐来的白面包揣在怀里,问母亲:“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回家?”这一幕发生在萨斯卡通,发生在彪婷婷的移民梦已经塌陷之后。她三十多岁,来自中国东部城市,本来是普通白领,和丈夫一起为女儿谋一条通向“更好教育与医护”的道路。回望这场从2024年底开始的迁徙尝试,时间、金钱与希望相互缠绕,最后却把一家人送回了机场,送回了债务与噩梦。

谁的承诺更动听:低成本生活与“快速通道”的幻觉

在动身前,朋友圈里流传的是一条看上去稳妥的路径:萨省省提名项目SINP,针对技术工人,拿到雇主支持与LMIA就能顺着梯子往上爬。很多人在微信群里转发同样的话术——机会多、成本低、拿PR快。2025年1月,一家三口持游客签证飞抵萨斯卡通,机场外白雪茫茫,女儿兴奋地喊“这里就是加拿大”,那时的彪婷婷觉得,所有的算计与筹备都将换来确定的归属。

幻觉通常需要一个精心搭建的舞台。June HR Solutions的办公室在市郊一栋不起眼的商业楼里,门面贴满“成功案例”的照片墙,讲述着别人的抵达。公司里说普通话的老板苏军自称“助理顾问”,她的丈夫刘正涛递上CICC执照的影印件作为背书。执照像是一把令牌,让人相信流程会按部就班。合同迅速签下,中英双语,长达二十页,列出总额为11万加元的支付计划:先付2万签约费,LMIA成功后再付2万,加上工作许可获批的2万,后续永久居留阶段按节点支付剩余部分。CBC后来审阅到的合同版本还把节点拆得更细:LMIA后2万、工作许可后2万、SINP提名后3万、PR获批后4万。条款“分阶段付费、风险共担”,听上去克制合理,但细则里无退款、成功定义模糊、代理人免责声明一应俱全。

门槛的真实高度:一份LMIA为何不等于通往永居的票

一切的第一个里程碑是LMIA——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它的本意,是让雇主证明“本地没有合适人选”,从而为外国工人申请临时工作许可提供支撑。苏军牵线了一家餐饮企业,职位是厨房助理(kitchen helper)。2025年3月,LMIA下来了,还是“正面结果”。按照约定,第二笔2万加元也付了出去。

这时,一个看似微小的技术细节,决定了整条通路是否通往正门。移民律师理查德·柯兰德在CBC的采访里直言,厨房助理归在国家职业分类的C类,当时萨省SINP要求至少B类技能水平才能进入提名池。换句话说,这份LMIA即使有效,也是一张无法换成永久居留的票。LMIA不是工作保证,更不是永居保证,它只是证明雇主有意愿雇人;要想走SINP,职业等级与省提名规则得对上。这种“门槛错配”,在许多受害者故事里反复出现。

审批的拒绝如何被“建议”掩盖

拿到LMIA后,苏军指导他们递交工作许可申请。建议的口径很明确:材料要一致,尽量表现出对加拿大的“家庭联系”,强调留在当地的意愿。这类建议已经跨过了咨询与代理的界限,却仍由无牌的苏军在微信上逐条下达。2025年5月,IRCC发来拒信——无法确信申请人在临时工作许可到期后会离开加拿大,申请细节前后不一致、访问目的不明。这恰好符合移民审批中的“出入境意图”判断逻辑:访客身份与长期停留意图若被判定为矛盾,拒签并不罕见。

面对拒绝,苏军的解决方案是“备用路径”:黄刀镇投资移民。她告诉彪婷婷,投资8万加元开店,就能拿投资签证,再转永久居留。西北领地的项目名字听上去陌生却诱人——“环境优美、机会多”。但律师柯兰德再次指出了现实:西北领地提名的商业类别门槛高得多,投资额需超过20万加元、英语流利、具备丰富商业经验与高净值证明。对于一对普通白领、已支付4万加元、连房租与食物都压得喘不过气的家庭,这样的建议不过是更贵的弯路。

价格与监管:当费用失去上限,弱势者就会失去底线

CICC在2019年成立,名义上规范持牌顾问(RCIC),要求“公平合理收费”,却不设上限,也难以逐案追踪。正常聘请顾问的费用在5000到1万加元之间浮动,而彪婷婷的合同总价标注为11万加元,足足是常规的十倍。柯兰德把行业现状形容为“如同狂野西部”,各家自行定价,弱势的申请人不了解行情,付出的是积蓄与借款。

和费用一道令人不安的是执照的使用方式。彪婷婷几乎没见到持牌的刘正涛,在微信里他被称为“律师刘”,但萨省律师协会确认,他只在中国执业,未具加拿大律师资格。真正的建议与操作,多由无牌的苏军直接下达。合同里的免责声明像一道薄薄的墙,让顾问在收费与责任之间保持“距离”,而客户则在墙另一侧独自承担不确定性。

并非孤例:不同城市,同样的手法

把镜头拉远,彪婷婷的遭遇只是一个切面。2024年,IRCC平均每月要调查超过9000起欺诈案,数千申请因此拒签、甚至永久禁入。2025年3月,移民部长马克·米勒在“欺诈预防月”公开表示,要打击欺诈,但没有一种监管模式能完全根除不法顾问。这句话含着无奈,也暴露出制度的空隙。

温哥华在2022年曾曝光顾问丽莎·卢西恩以“新冠特许工作许可通PR”为名骗取费用,每人五千加元以上,项目本身纯属虚构,受害者多是拉美与中国申请人。2025年5月,萨里市的顾问尼拉·阿格尼霍特里注意到假LMIA泛滥:有人伪造文件兜售给外国工人,标价高达4.5万加元,其中包括多名中国厨师。萨省也不例外,2025年7月,CICC吊销了多名顾问执照,包括安大略的马拉·夏尔马-辛格与阿尔伯塔的里希·库马尔·米塔尔,理由是违规收费与误导客户。

教育领域亦是重灾区。2023年,IRCC查获1485起假录取信案,85%涉印度,但中国与越南学生占10%。有中国女生花2万加元买到“鬼校”录取,随后被拒签,心理创伤久久不散。再往前,2019年,CBC卧底曝光多伦多的WonHonTa公司售卖“买工作”的方案:17万加元买一份假职位,还要自付工资,运营手法几乎完全通过微信向华人兜售。不同城市、不同项目,却是相同的目标群体与相似的商业剧本——以“制度复杂”为由,收取高额费用,承诺“捷径”。

制度小科普:职业分类与提名标准的错位风险

许多人把LMIA视为关键证件,却忽略了它只对应“雇用许可”,而省提名项目则取决于职业类别、学历、语言、工作经验以及省份当期的政策篮子。萨省SINP当时把职业门槛设在B类,厨房助理的C类属性就像是门口的台阶,踏上去以后发现距离门槛还差一截。IRCC在审核临时工作许可时,考量的是申请人的整体意图、材料一致性与访问目的明确性,“会否在许可到期后离境”是一条硬标准。如果咨询建议一味强调“留在加拿大”,与游客身份形成矛盾,拒绝就成了概率事件。

财务安排也需留心。合同看似专业、条款分期,但无退款与模糊的“成功定义”意味着失败风险几乎全部转嫁到申请人。一个实用的做法,是对照政府官网核查每个环节的必要性与费用区间,并通过CICC官网核验顾问的持牌状态;避免让无牌人员实际处理核心事宜,避免把“执照影印件”当成万能通行证。

从希望到回国:一纸合同之外的生活

在萨斯卡通的几个月,一家人经历了资源的迅速消耗。已付的4万加元让储蓄见底,房租与食物成为每日的算术题。Jojo一天只吃一餐,去教堂领一条面包是“按时的供给”。彪婷婷说,她每天刷IRCC官网,幻想女儿在当地学校安稳地读书,结果审核信来了却是拒绝。她冲进June HR Solutions的办公室质问,得到的回应是“这是常见问题”,并被建议走向黄刀镇的投资移民。当他们试图终止合同,苏军拒绝退款,反指他们“损害名誉”。报警后,警方表示“民事纠纷”,建议走CICC投诉。

2025年8月,他们打包行李回国。机场里,Jojo哭着问“我们不回来了吗”,母亲强颜安慰“总有一天会回来的”。现实是,4万加元是十年攒下的积蓄,加上借款的窟窿,回国后的生活跌入谷底。她在家中反复做同一个噩梦:仍在萨斯卡通的街头哭泣,被丈夫摇醒时,脸上还残留着泪痕。

横向看:同是追梦人,命运却给了不同的落点

把彪婷婷放在更大的样本里,能看出几条共同的逻辑。第一,信息掌握的不对称让“成功案例墙”成为强有力的心理暗示,同语系、同文化的咨询者更容易被视作可靠。第二,制度本身的复杂与更新让“路径设计”变成专业活,然而一旦顾问无牌或越界操作,申请人的风险倍增。第三,费用不设上限且难以追踪,令行业里存在“用高价制造稀缺”的商业策略,客户“付出越多,越不敢放弃”,于是陷得更深。

与温哥华的虚构项目、萨里的假LMIA、安省和阿省被吊销执照的顾问相比,萨省的这家办公室并不显眼,但叙事手法却相当相似:执照作为背书、微信群作为渠道、分期费用作为诱因、无退款作为保底。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职位和路径,却指向同一种心理——“我只要走这条就能到达”,仿佛拿到了命运的答卷。

事后之思:如何为“移民梦”装上护栏

“君子不器”,讲的是人不能被工具化。移民项目是一套制度工具,它评估技能、匹配劳动力市场、提供永居路径,但人一旦被“路径”左右,就容易忽略自身条件与风险边界。对个人而言,几条护栏至关重要:

- 每一步都以官方要求为准绳,核验职业分类与省提名门槛的匹配度,别把LMIA当成万能钥匙。

- 在CICC官网核实顾问的持牌身份与状态,拒绝让无牌人员提供核心移民建议。

- 关注合同的退款条款与“成功定义”,对于异常高价与模糊承诺保持警惕。

- 保留与保存所有沟通记录,一旦出现纠纷,依法向监管机构投诉,而不是被动接受“民事纠纷”的标签。

制度层面,IRCC与CICC在公开数据与执法上的努力是真实存在的:每月数千起欺诈调查,吊销与处罚不断发生。但部长马克·米勒的那句话提醒我们,再严密的监管也难以完全堵住灰色空间。信息的透明、费用的可比、执照的严格核验,才能让“移民梦”不再沦为某些人操控的叙事。

回到那个教堂门口的冬风,彪婷婷说,她仍旧希望有一天能带着女儿重新踏上旅途,只是这一次要看得更清楚、问得更具体。她的故事不是一纸合同的消失与返程机票的出现,而是不确定时代里个人如何与制度打交道的长练。“路漫漫其修远兮”,真正的路,总要在明白规则之后再走下去。

相关内容

原创 ...
“3%的佣金,一套别墅就是几十万!” 上海,一房东委托中介出售价值...
2025-10-18 13:07:39
事关康复类医疗服务项目医保...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关于明确康复类医疗服务项目医保支付政策的通知 冀医...
2025-10-18 13:07:14
原创 ...
这场争议的引爆点,是郭爸爸在社交平台的无心之言。他因肺癌与心衰接受...
2025-10-18 13:06:57
注入金融“稳定器” 兴业银...
注入金融“稳定器” 兴业银行武汉分行聚力跨境服务 近日,兴业银行...
2025-10-18 13:06:52
农业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 高...
人民财讯10月18日电,本周,在外围市场剧烈震荡的影响下,A股也出...
2025-10-18 13:06:46
银行清理个人长期不动户:部...
近期,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将进一步清理个人长期不动的银行卡账户。其...
2025-10-18 13:06:37
储户质疑办张银行卡被“多重...
江西南昌的宋励(化名)没想到,办个银行卡,会那么不顺利。 9月21...
2025-10-18 13:06:35
王晓拟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
10月17日,记者获悉,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王晓拟任中国进出口银...
2025-10-18 13:06:24
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周锋出任...
周锋 资料图 10月17日,中原银行发布公告称,因工作调整,刘凯不...
2025-10-18 13:06:12

热门资讯

储户质疑办张银行卡被“多重审核... 江西南昌的宋励(化名)没想到,办个银行卡,会那么不顺利。 9月21日,他在中国银行南昌市新建支行想办...
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周锋出任中原... 周锋 资料图 10月17日,中原银行发布公告称,因工作调整,刘凯不再担任行长职务,自2025年10月...
机构深挖科技股机会 银行股调研... 证券时报记者 张一帆 据Wind统计,本周(10月13日至17日)共有173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
中小银行再撤退,广州银行撤回证...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 北京报道 继成都农商行之后,广州银行也撤回了证...
美联储,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 从书中汲取力量,让知识成为我们前行的灯塔。中国商报特别栏目“阅”见商道来了,每期挑选一部书籍伴您航行...
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天路...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
安义县一顺五金建材商贸行(个体...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安义县一顺五金建材商贸行(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何勇,注册资本10万...
永丰县绿丰竹制品厂(个人独资)...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永丰县绿丰竹制品厂(个人独资)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亮亮,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突发!金价,大跌! 据财联社10月18日凌晨消息,现货黄金跌势不止,下破4200美元/盎司,跌幅超3%。 当地时间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