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1日,全球知名的支线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公布了一份极其亮眼的成绩单。其确认,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累计订单储备总额达到了313亿美元,创下了“前所未有的高点”,与去年同期的277亿美元相比,同比激增38%。这一数字不仅是疫情后航空业强劲复苏的明确信号,也凸显了巴航工业在多领域均衡发展的战略韧性。
深入剖析这份订单簿,商用航空部门无疑是最大的增长引擎。该部门的储备订单额达到了152亿美元,创下了九年来的新高,同比增长高达37%。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其E2系列飞机在市场上获得的巨大成功。特别是今年9月,美国Avelo航空确认了50架E195-E2的确认订单及50架的意向订单,南美巨头LATAM航空集团也订购了24架E195-E2并保留了50架的选择权。这些大单的涌入,充分证明了市场对其新一代支线喷气机在效率、环保和乘客体验方面的高度认可。
在交付方面,巴航工业第三季度共交付了20架新飞机,其中包括向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交付的4架E175和向共和航空(Republic Airlines)交付的3架E175,交付节奏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公务航空(Executive Aviation)部门的表现同样惊人。其订单储备达到73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65%。尽管环比第二季度微降2%,但这更多是市场在高位运行的正常波动,而非趋势性逆转。事实上,今年8月,巴航工业交付了其第2000架公务机(一架领航500),这是其在该领域长期积累和市场领导地位的重要里程碑。从全年看,2025年已交付102架公务机,完成了全年指导目标(145至155架)的68%,交付节奏稳定。
防务与安全(Defense and Security)以及服务与支持(Services and Support)部门的稳健表现,构成了巴航工业穿越周期的“压舱石”。防务部门订单额达39亿美元,同比增长8%,亮点包括向葡萄牙空军交付第三架KC-390运输机,以及与巴拿马签订了4架A-29“超级巨嘴鸟”的合同。更值得关注的是服务与支持部门,其订单储备增至49亿美元,同比大涨40%。这一数据的高增长意义重大,它表明巴航工业的存量机队规模庞大且活跃,其后市场服务生态正日益成为公司稳定现金流的强大来源。
从我国航空制造业的视角解读,巴航工业的这份成绩单极具参考价值。首先,它展现了在空客和波音两大巨头之外,全球市场对高效、经济的支线和中短程飞机(如E2系列)存在着巨大的刚性需求,这对于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国商飞C919和ARJ21而言,既是广阔的机遇,也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其次,巴航工业在商用、公务、防务和服务四大板块齐头并进的多元化布局,使其具备了极强的抗风险能力。这种均衡发展的模式,特别是其在服务与支持领域的高速增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