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现在 3900-4050 美元间反复震荡,较前期 4380 美元的高点跌超 8%;国内沪金也回调至 920 元 / 克附近,一周内跌了 12 元 / 克。银行柜台前,有人举着现金犹豫,有人在理财群里喊 “抄底窗口已开”,更有人慌着割肉离场。
“每天能接到十几个问黄金的电话,一半问要不要卖,一半问能不能买。” 有 12 年经验的兴业银行理财经理赵忭忭坦言,这轮回调里,散户最容易犯 “要么踏空要么套牢” 的错。结合机构观点和实操经验,这 3 句忠告能帮你避开坑。

“跌了这么多,总该见底了吧?” 这是散户最常问的问题,但答案从来不在 “跌幅” 里。
这轮金价回调,本质是短期情绪释放,不是长期趋势反转。一方面,前期金价冲到历史高位,短线资金赚够了就抛,光一周就有超 400 美元的回调,属于典型的获利了结;另一方面,美元阶段性走强、地缘风险暂时缓和,让黄金的避险溢价降了下来。但支撑金价的长期逻辑没破:全球央行今年购金量预计突破 1200 吨,美国 37.9 万亿美元的债务还在拖美元后腿。
理财经理判断时机有两个硬指标:一是看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这个指标和黄金是 “死对头”,得等它掉头向下才说明压力缓解;二看伦敦金能不能站稳 3950-3970 美元的支撑位,连续三天不跌破才算稳住脚。现在这两个信号都没出现,急着满仓就是赌运气。

“同样是买黄金,有人亏手续费,有人亏溢价,选对品种比时机更重要。” 赵忭忭见过太多踩坑案例。
三类品种坚决别碰:第一种是金店的 “一口价黄金”,看着精致,实际克重缩水一半,折算下来每克能到 1500 元,比原料价高 60%;第二种是加杠杆的黄金期货,10 月 21 日金价大跌那天,不少加 5 倍杠杆的散户一天就亏光本金;第三种是所谓的 “黄金理财 APP”,打着 “高息存金” 旗号,本质都是庞氏骗局。
真正适合普通人的是两类:银行投资金条溢价才 2%-3%,变现时银行直接回收,没隐藏费用;证券账户买的黄金 ETF(比如 518880),价格紧跟现货,还不用付仓储费,持有半年成本不到 0.5%。武汉有位客户就很聪明,只买银行积存金,每月固定投 1000 元,跌的时候自动多买克数,涨的时候也不贪多,几年下来收益率比存定期高 3 倍。

“要么全买要么不买,这是散户最大的误区。” 理财经理管理过几百个家庭资产,发现能在黄金里赚钱的,都懂 “分批建仓”。
正确的做法是 “闲钱配置 + 分步买入”。比如你有 10 万闲钱,先拿 2 万试水,要是伦敦金跌到 3900 美元以下,再补 2 万,总仓位别超过家庭资产的 10%。这样就算继续跌到 3800 美元(花旗预测的短期目标),还有钱补仓摊成本,不至于慌着割肉。
还要设好 “止盈不止损”。黄金是长期资产,短期跌 10% 很正常,没必要止损割肉;但要是涨了 20% 以上,就该卖一部分落袋为安。2024 年金价从 1800 美元涨到 2100 美元时,不少客户听劝卖了一半,后来跌到 1900 美元,又把卖的部分补了回来,一进一出多赚了 15%。
最后提醒:黄金从来不是 “发财工具”。
现在的回调,对想长期配置的人是机会,但对想短期投机的人是陷阱。机构分歧已经很明显:花旗说短期可能跌到 3800 美元,国信期货却认为是 “倒车接人” 的机会。
普通人没必要纠结 “精准抄底”,记住理财经理的核心逻辑:黄金是资产组合的 “压舱石”,不是 “暴富捷径”。用闲钱的一小部分,选对低溢价品种,慢慢买不着急卖,才能在金价波动里稳赚不亏。
毕竟投资里最靠谱的,从来不是猜时机,而是守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