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萨】1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47亿美元,升幅为0.14%。同期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末黄金储备为7409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3万盎司。
外汇局表示,2025年10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受美联储降息路径生变,以及市场预期日本新政府会再度实施以货币宽松、财政刺激为主轴的“安倍经济学”,进而对日元加息路径产生疑虑等带动,10月美元指数上涨1.9%。这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资产贬值,导致外汇储备规模下降。不过,10月以日经指数大幅上涨16.6%为代表,全球主要股指普遍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美债收益率走低,美债价格上扬。以上因素都会带动我国外储投资的金融资产估值增加。当月两者带来的估值效应形成对冲,导致我国外储规模变化不大。
10月末,我国外储规模已连续三个月升至3.3万亿美元之上,创2015年11月以来最高,较上年末也大幅增加1409.9亿美元。王青表示,背后主要是受年初以来美元大幅贬值,美债收益率显著下行,以及全球主要股指上涨带动。考虑到当前外储规模已处于3.3万亿美元以上的偏高水平,且当月央行增持黄金规模有限,不排除10月央行实施一定规模的外汇净卖出的可能,这能够将外储规模控制在适度水平区间。
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都处于适度充裕状态。王青表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未来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能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黄金储备方面,2025年10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十二个月增加,但增量连续第八个月处于低位,符合市场预期。10月美联储继续降息,美国政府持续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施加压力,加之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带动当月国际金价继续上涨。这就导致10月央行增持黄金规模降至2024年11月恢复增持以来的最低水平。
王青表示,近期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事实上,近期央行在国际金价大幅上涨、屡创历史新高过程中持续小幅增持黄金,释放了优化国际储备的清晰信号。
截至2025年10月末,在主要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构成的官方国际储备中,黄金储备的占比为8.0%,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王青表示,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未来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这样来看,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责编:史健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