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
2005年,山东乐陵的郭女士在外打工时,她老家同村刘某从她智力不全的父亲手中取走了她的身份证,随后有人凭此身份证在信用社办理了5万元贷款,事后调查“担保人”卜某是这笔钱的真正使用人。
10年后(2015年),郭女士购房时首次发现自己因这笔贷款成了“征信黑户”。经办信用社确认贷款非她所为,承诺为其消除征信记录,本以为事情已经结束。2025年,当初的信用社已更名为乐陵农商银行三间堂支行,可郭女士丈夫办理银行业务时发现不良征信记录竟然“复活”,且贷款已累计欠息2万余元。前后纠缠了20年的冒名贷款影响了她的生活与创业。
2025年10月24日,北极海新闻客户端以《山东乐陵:冒名借款致两度“失信”,谁该为她的20年征信负责?》为题报道了此事。
图为11月5日,郭女士为北极海新闻客户端送来锦旗。
报道发出后,困扰郭女士20年的冒名贷款问题迎来转机。
银行主动上门核销冒名贷款
郭女士称,报道当天,银行便主动联系她并上门沟通,详细了解了她的诉求。几日后她接到通知,不良记录已成功消除,征信得到恢复。她查询到困扰他20年的欠贷记录由“未结清”变成了“已结清”,最后整条记录都消失了,“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图为银行为郭女士提供的“无贷款”证明
银行还向她提供了一份证明,证实截止2025年10月31日,郭女士在乐陵农商银行“无任何贷款”。郭女士据此认为,那笔不良贷款在银行系统里清除掉了,应该不会再出现征信被拉黑的事情。
要求追究冒名贷款责任人
郭女士认为,冒名贷款的相关责任人应该受到追究,自己背负莫须有的债务长达20年,需要得到一个合理的说法。
她明确提出,将依法追究骗取其身份证的刘某和实际使用该笔贷款的卜某的法律责任。她表示,坚信公平正义应当得到彰显,相关责任主体须为自身行为承担应有后果。
对秉公报道表达感谢
11月5日,郭女士给北极海新闻客户端送来一面锦旗,对新闻的秉公报道和事件推动力表达感谢。
她表示,20年来,这笔“莫须有”的贷款像一贴甩不掉的膏药,反复出现在自己名下。“不良记录删了又出现,让我总是担心,不知道它下一次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再次冒出来。”
她认为,北极海新闻客户端的报道推动了事件的快速解决。纠缠了她整整20年的陈年旧账,在报道发布后的短短8天内,便迎来了实质性突破。郭女士说,“过去是我追着银行跑,现在银行主动联系我。”更让她感到温暖的是,北极海新闻客户端还积极联络了执业律师和银行人士,帮她出主意、想办法,为她维护权益提供了重要的专业支持。
11月6日,郭女士表示,想尽快去银行打印一份详版征信报告,以确认贷款底账是否已经真正核销。想到此前她和家人多次到银行办业务被拒绝的往事,她激动的说:“我现在特别想去银行,用我自己的身份证办理个银行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