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战略
欧盟委员会通过2026年欧洲创新理事会工作计划,拨款14亿欧元促进欧洲深度科技创新
据欧盟委员会11月6日消息,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洲创新理事会(EIC)工作计划,拨款14亿欧元,用于支持欧洲最具潜力的深度科技企业家和研究人员。这项新计划着重解决欧洲创新者最迫切的需求:简化获取大量资金和投资的流程,并让他们更容易接触到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新计划引入了多项举措,包括简化、加快EIC加速器的申请流程,以及启动受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方法启发的试点高级创新挑战赛。
信息
美国谷歌启动 “太阳捕手计划”,抢占AI太空数据中心赛道
据AIbase网11月5日消息,美国谷歌启动其迄今为止最具雄心的AI基础设施项目“太阳捕手计划”(Project Suncatcher)。该计划将在太空建立一个由太阳能驱动的、可扩展的 AI 基础设施。此举旨在彻底解决地面数据中心面临的物理极限挑战,即AI模型规模和计算需求不断膨胀带来的能源和冷却限制。谷歌初步研究显示,其TPU芯片比预期更能承受太空环境的考验,表明专为AI工作负载设计的TPU芯片在太空机器学习方面可能比通用处理器更高效。该计划有望从根本上改变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即将重心从地球上的数据中心转向由太阳驱动的太空计算网络。
中国小鹏汽车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展现出接近人类的运动能力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刷新超导量子比特相干时间纪录,超越实验室最佳版本3倍
据中国科技网11月7日消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长寿”的超导量子比特。该量子比特“相干时间”超过1毫秒,是目前实验室最佳版本的3倍、业界标准的近15倍,也是十多年来量子比特寿命的最大提升。理论上,如果将此次研发的组件替换进谷歌最先进的量子芯片Willow,其性能将提升约1000倍。更重要的是,这种优势会随着系统规模扩大而呈指数级增长,意味着增加更多比特将带来更显著的收益。同时,研究人员基于该比特构建了一个完全运行的量子芯片,并验证了其性能,为实现高效纠错和系统扩展清除了一大障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
生物
西门子医疗脑机接口全流程解决方案亮相进博会,推动技术从科研迈向临床
据搜狐新闻11月6日消息,西门子医疗在2025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首次展出其覆盖术前规划、术中导航和术后评估全流程的脑机接口解决方案。该方案融合多款全球前沿影像诊断与治疗设备,其中两款曾助力Neuralink“视觉恢复”与“意念控制”临床实验,为手术全程提供精准影像技术与导航支持,从而推动脑机接口从科研突破迈向临床应用。
中国建立猕猴“终身档案”,赋能生物医药创新
据中国科学院11月6日消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建立了覆盖900余只中国猕猴的表型遗传资源平台,包括全基因组序列、医学影像、生理生化指标等,揭示了中国猕猴具有独特的遗传优势,展示了不同个体在药物靶基因功能上的显著差异,将为创新药物研发和脑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能源
美国X-energy公司在国家实验室开展先进核燃料首次辐照测试
据美国能源部11月6日消息,美国X-energy公司开始在美国能源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进行TRISO-X燃料颗粒首次辐照测试。这是美国核管会推进使用三层各向同性包覆燃料颗粒(TRISO)的先进核反应堆的关键一步。TRISO燃料备受先进反应堆开发商关注,每个TRISO颗粒由铀、碳和氧燃料核组成;内核由三层碳基和陶瓷基材料封装,可防止放射性裂变产物的释放,属于新型先进核燃料。与传统反应堆燃料相比,TRISO燃料在结构上更能抵抗中子辐照、腐蚀和氧化,可以承受远远超出当前核燃料阈值的极端辐射和温度,不会在商业高温核反应堆中熔化。TRISO-X燃料的辐照测试将在未来13个月内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的先进测试反应堆设施中进行。
欧盟通过“可持续交通投资计划”,为航空和水路运输制定能源转型路线图
据财联社11月7日消息,欧盟委员会已通过“可持续交通投资计划”,为航空和水路运输制定能源转型路线图。该计划旨在推动对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燃料的投资,预计到2035年需2000万吨可持续替代燃料,撬动约1000亿欧元投资。欧盟将通过短期倡议在2027年前调动至少29亿欧元,并于年底前启动合成航空燃料试点项目;中长期将建立连接产销的中介机制,稳定收益、降低风险,并简化行政流程。此举是欧盟提升竞争力,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并在2050年前实现气候中和的关键举措。
谷歌公司启动“Suncatcher”项目,探索构建轨道太阳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据启元洞见11月7日消息,美国谷歌公司宣布启动一项名为“Suncatcher”的研究项目,探索利用太阳能供电的卫星群,在轨道上扩展人工智能计算能力。该项目设想在低地球轨道(LEO)部署配备Tensor处理单元的卫星网络,通过光学链路互联。谷歌公司表示,在轨道上太阳能板的效率可达地面的八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谷歌公司计划与美国遥感影像公司Planet Labs合作,在2027年初发射两颗原型卫星进行在轨测试。
海洋
澳大利亚成立新机构,负责监督海军核动力推进能力
据Bairdmaritime网11月6日消息,澳大利亚政府近日正式成立名为“澳大利亚海军核动力安全监管机构(ANNPSR)”的独立法定机构,旨在对海军核动力推进能力实施严格监管,确保核安全与辐射防护的最高标准得以落实。ANNPSR初期配备70余名专业员工,与澳大利亚辐射防护和核安全局紧密协作,推动监管职责平稳过渡。机构总部设于堪培拉,在澳大利亚全境及海外美、英等国设有分支,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展西澳大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的业务范围,以持续强化海军核动力安全监督能力。
美国安杜里尔工业公司在澳大利亚建成“幽灵鲨”制造工厂
据科荟智库11月5日消息,安杜里尔工业公司在悉尼建成“幽灵鲨”制造工厂。该工厂源于安杜里尔公司和澳大利亚政府共同出资 1.4 亿澳元(约9145万美元)的合作合同,占地7400平方米,旨在规模化生产“幽灵鲨”及其母型Dive-XL 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并在政府批准后出口给国际合作伙伴。新工厂目前已开始小规模初始生产,预计2026年全面投产,40 多家澳大利亚中小企业将加入供应链。当前,首艘“幽灵鲨”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已做好海上验收测试准备,计划于 2026 年 1 月正式交付给澳大利亚海军。
印尼国产无人潜航器试射鱼雷
据科荟智库11月5日消息,印度尼西亚国有造船企业PT PAL公司在东爪哇省泗水市,对其国产KSOT(印尼称全自动无人潜艇)无人潜航器原型进行了鱼雷试射。根据计划,到2026年将有30艘KSOT服役于印尼海军潜艇作战司令部。KSOT原型长15米,宽2.2米,最高航速可达20节,最大潜深350米。试验中,印尼海军通过起重机将"食人鱼"324毫米轻型鱼雷装载至KSOT右舷外置发射管中,随后其驶向深海区域并成功发射鱼雷。
航空
美国Apium公司联合Red Cat公司推进战术无人机集群自主飞行技术
据redcatholdings网站11月5日消息,美国Apium公司和Red Cat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推进研发战术无人机集群自主飞行技术。此次合作作为RedCat公司“未来计划”(Futures Initiative)项目的一部分,旨在旨在加速自主系统在空中、陆地和海洋的部署。根据合作,两公司将其各自集群技术整合到Red Cat的全系统产品线中,包括旗舰产品Black Wido无人机。
航天
英国维珍传媒 O2 与SpaceX合作推出卫星直连服务
据telecomrevieweurope网站11月4日消息,英国维珍传媒O2(Virgin Media O2)与美国SpaceX公司达成合作,推出名为 “O2卫星”(O2 Satellite)服务,为英国用户带来卫星直连通服务。此次合作标志着欧洲电信行业在 天地一体 通信网络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对解决偏远地区通信难题、提升全国通信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服务初期将聚焦两大核心功能 ,包括即时信息与基础数据传输,未来将拓展至应急通信、偏远地区物联网监控等特定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服务边界。
加拿大Telesat公司计划2026年部署两颗“光速”试验卫星
据spacenews网站11月5日消息,加拿大卫星运营商Telesat公司宣布,计划于2026年12月部署两颗“光速”(Lightspeed)星座试验卫星,并预计在2027年发射首批96颗低地球轨道(LEO)卫星,以提供全球宽带服务。Telesat公司于2023年与SpaceX公司签订了14次发射合同,将在验证星完成在轨测试后的2-4个月后开始批量部署。同时,Telesat已为Farcast公司投资500万美元,用于开发兼容“光速”网络的企业级平板天线用户终端。
美国SpaceX公司与EchoStar达成修订频谱交易协议,以26亿美元增购AWS-3频谱许可证
据echostar网站11月6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与EchoStar达成修订频谱交易协议,以26亿美元增购AWS-3频谱许可证,将交易总价由170亿美元提升至196亿美元。AWS-3频谱的获取将优化卫星与手机的直接通信路径,减少对地面基站的依赖,推动“卫星直连手机”技术的商业化。分析认为,此交易将加速“星链”与传统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挑战AT&T和Verizon等巨头的市场份额。
俄罗斯启动新一代核动力巡航导弹的研发工作,将高超声速能力作为核心目标
据pravda网站11月5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正在研制新一代核动力巡航导弹。“海燕”核巡航导弹飞行速度超过3倍声速,后续型号有望实现5倍声速以上。
韩国部署第5颗军事侦察卫星
据koreajoongangdaily网站11月5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为韩国军方成功发射第5颗军事侦察卫星。该卫星作为韩军“425项目”的一部分,共部署5颗卫星,包括1颗搭载光电/红外传感器的光学卫星和4颗SAR雷达卫星,旨在构建不受天气条件影响的24小时自主监视能力。待全部卫星完成在轨测试后,韩国对朝鲜的监视重访周期将缩短至每两小时,并具备全天候、全地形侦察能力。
新材料
美国和哈萨克斯坦签署关键矿产谅解备忘录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新方法改进纳米材料性能,有望推动下一代纳米技术发展
据财联社11月7日消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在超薄材料中有序制造并调控被称为“扩展缺陷”的微观结构的方法。这类缺陷能显著改变材料性能,有望推动下一代纳米技术发展。研究人员通过在基底表面预先制作微小图案,再于其上生长薄膜,成功引导材料内部形成高密度缺陷。实验显示,图案化区域的缺陷密度可比无图案区域高出1000倍。该方法虽以钙钛矿氧化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具备普适性,未来或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利用缺陷实现全新功能。
先进制造
美国公司推出箱式空气-太阳能制氢系统,用于为军用氢能无人机供氢
据国防科技要闻11月6日消息,美国Sesame Solar公司推出箱式“无人机加氢微电网”系统,可利用太阳能现场制氢,为氢动力无人机提供离网式能源补给。该系统以太阳能作为能源,利用大气水生成技术从空气中提取水分,并将其转化为氢气燃料以固态形式储存,现场为无人机补充燃料。该系统还集成了卫星通信、边缘计算和移动雷达功能,可在野外实现完全独立的无人机补给能力,整套设备可以跨域运输,快速部署,单人仅需15分钟即可启动运行。该系统可同时容纳两架Z1型氢动力无人机并为其补充燃料,无人机只需五分钟即可完成任务准备,并可自主运行长达六个月。目前已有超过65套系统部署到美本土和印太地区,为美陆军、海军陆战队等提供支持。该系统可支持部队在偏远战区等场景使用氢动力无人机,无需担心氢气运输问题,减少战时能源供应链风险,保障侦察、监控等任务持续开展,简化后勤,增强部队行动韧性和作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