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的消息界面,越来越像微信了。
界面的右上角有通讯录、发起群聊、添加朋友和扫一扫,点开聊天框,用户不仅可以用文字和语音与好友聊天、发表情包,点击右下角的“+”号,还可以拍照、发红包、发图片和视频、跟朋友说悄悄话等等。
近日,支付宝又悄悄上线了语音通话功能,增加了这项功能的支付宝,社交味更浓了。
不过,尽管支付宝官方的说明中,列举了支付宝语音通话功能的特殊性,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少有用户会用支付宝打电话,甚至很少有用户在支付宝中聊天。
十年来,支付宝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社交梦”。
从2015年推出“生活圈”,到后续推出“生活号”、去年内测的“兴趣社区”等,都是在试图增加自身的社交属性。
时至今日,支付宝对“社交”依然情有独钟。加入AI大模型的布局浪潮之后,支付宝在去年9月上线了一款服务型AI独立APP——支小宝,用户可以通过与支小宝对话,快速订票、点餐、打车、查询附近吃喝玩乐等等。
把平台的属性越做越“社交”的同时,支付宝的“流量焦虑”也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