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再看工行智能卡的销售数据,我是真被吓了一跳——“2025版中国龙银币·龙的奇迹”第一组,销量已经悄悄突破1万张。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数字,妥妥地在今年的纪念银币产品里杀出了一条“龙形上升曲线”。
钱博会期间,同样推出智能卡的还有交行和农行,只不过……两家至今还在“加班中”。整个智能卡市场现在呈现的画风就是:
工行一路狂奔;
交行、农行原地踏步。
高下立判。

我再看了下最新数据,截至今天,工行已经卖出11421 张,全是预售状态,官方说 11 月 30 日发货。节奏很稳,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少量出货,这在纪念品市场里算得上是“罕见良心操作”。
喜欢 2025 版中国龙银币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了,它这次的节奏不靠抢、不靠秒,就是稳定放货。528元的价格,以目前市场价来看并不夸张,属于“可以接受也不难入”的范围。
但是,行情变化就没这么温柔了。市场价已经从之前的热度高点掉到了600附近,而且按照销售速度继续往上涨的趋势,我判断,后面大概率还会继续回落一点。
这个走势其实一点不意外。

因为我一直的观点很清晰——发行量不公开的联名卡,很难走出特别亮眼的行情。
收藏市场最讲究的,就是“物以稀为贵”。
关键是——稀有的稀,不是稀里糊涂的稀。
从产品角度看,这张智能卡确实有不少亮点:龙题材受众广、设计不错、银币本体有魅力,再叠加工行的渠道能力,注定不会缺粉丝。

528元的预售价,对喜欢龙题材的朋友来说,入手1~2张自藏完全没问题,作为一款题材性纪念产品,摆着、藏着,都不错。
但如果你是奔着“短线收益”来的,那我必须泼一盆冷水。
从目前的节奏、放货方式、未来走势来看,这张卡更适合“收藏逻辑”,而不是“投资逻辑”。
特别是对比一下另外两家“卡都没发出来”的银行,工行这次显得太稳了,稳到甚至让人觉得“是不是发行量并不算少”。而如果最终的数量上去了,那后期的行情自然也会趋向于稳定甚至调整,这就是供需关系的必然。

至于市场态度,现在基本形成共识:
收藏可以,娱乐也行,观望也合理,但别盲目重仓。
从我的角度,这类不公开发行量的产品注定不会成为“第二张龙钞”“第二张黑金卡”,但作为一个题材好、设计好、有收藏味道的新产品,它仍然有自己的位置。
特别是龙的题材,永远不会缺买家。
那你问值不值得入?
我给你四个字——小量自藏。
既稳,又不会跟风上头。
说实话,比起产品本身,我更好奇交行和农行到底在忙什么。
同样是联名卡,同样和中国金币合作,工行已经卖出去上万张了,另外两家还在原地。
这种对比,真是让人忍不住感慨一句:
同样是银行,执行力差距咋就这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