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欠中国15亿美元贷款后,乌克兰还不起想重新谈,但他们已无牌可打
创始人
2025-07-04 15:19:38
0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三年多,深刻影响了两国的经济发展,双方的经济状况变得日益艰难。尽管俄罗斯的GDP略有上升,但无休止的战争使得其经济未能得到有效恢复。如果局势得以改善,俄罗斯也不至于将原本计划中的铁路建设工程暂停,最少两年的时间,这种重大决策反映了俄罗斯经济的疲软。与此相比,乌克兰的经济状况更为糟糕,外债累累,而战争依然没有停息的迹象。在深思熟虑之后,乌克兰决定申请暂停偿还与中国签订的2012年贷款,金额高达15亿美元。

为什么这笔15亿美元的债务如此重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2012年发生的一些关键事件。

粮食换贷款:2012年的协议

2012年,当时乌克兰总统是亚努科维奇,乌克兰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外交关系还较为稳定。中乌两国长期合作没有太大问题,尤其是在粮食贸易上。那时,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庞大,而乌克兰作为“欧洲粮仓”,自然成为了中国的理想合作伙伴。于是,中乌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中国提供贷款,而乌克兰则用粮食来偿还这笔贷款。

简单来说,乌克兰通过出口粮食,以此来偿还贷款。这项协议的总金额高达30亿美元,乌克兰将用等值的粮食来抵扣债务。对乌克兰来说,这种方式并不算困难。毕竟,乌克兰的农业资源丰富,在急需资金发展的背景下,利用粮食换贷款似乎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然而,乌克兰在实际执行中却出现了问题。

15亿美元债务:执行问题

2013年,中国承诺的第一笔15亿美元贷款顺利到位,乌克兰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农业的重要供应商。2015年时,乌克兰的玉米供应量几乎占据了中国市场的90%,取代了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玉米供应国。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成功的合作案例。然而,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虽然乌克兰的粮食供应增长,但未能如期完成约定的供应目标。2013年乌克兰承诺供应的粮食总量是400万到600万吨,但实际交付量仅为150万吨。

更严重的问题出现在2014年。当时乌克兰的国家食品粮食公司(SFGCU)出现了严重的内部问题。中国方面的审计发现,这家企业竟然将来自中国贷款的粮食转售给了其他国家,导致中国实际收到的粮食远远不足。乌克兰国内的腐败问题严重,尽管乌克兰政府在2017年冻结了SFGCU的资金,2020年又对该公司的贪腐行为提起了诉讼,但这笔贷款的偿还进度仍然缓慢。截至2020年,乌克兰仅偿还了中国7500万美元的贷款本金和4090万的利息。

这些年来,乌克兰欠下的债务金额逐渐增加,剩余的本金仍高达14亿美元,而利息也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积累。尽管双方曾多次沟通,要求乌克兰履行还款义务,但由于多次拖延,直到2022年,我国不得不要求乌克兰按时偿还这笔债务。然而,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乌克兰经济迅速恶化,外债规模激增,这笔15亿美元的债务几乎被边缘化。

乌克兰的债务危机

随着战争持续,乌克兰的经济几乎崩溃,政府财政收入急剧缩水。据统计,到2025年1月,乌克兰的债务总额将突破1620亿美元,约合1.1万亿元人民币。而乌克兰政府的年收入预计仅为500亿美元左右,连本带利的偿还负担几乎不可承受。更糟糕的是,战争还没有停歇,乌克兰的债务还在继续攀升,利息也在不断增加。

面对如此巨大的债务负担,乌克兰决定采取极端措施。在2024年7月,乌克兰政府宣布暂停偿还所有外债,进入债务重组阶段。这一决定意味着,乌克兰将不再履行偿还承诺,并尝试通过与债权国谈判,减轻还款压力。

破产的谈判策略

此时,乌克兰的外交官和经济官员开始寻求美西方的援助,希望通过债务重组来缓解危机。与此同时,乌克兰基辅的议员热列兹尼亚克透露,乌克兰可能会请求议会批准,暂停偿还中国进出口银行的15亿美元贷款。如果计划获批,乌克兰将尝试与中方重新谈判贷款条件,争取更有利的还款条款,甚至希望能够减免部分债务。

在这一谈判中,乌克兰似乎认为中国无可奈何,认为中国在面对乌克兰庞大的外债时可能会妥协。乌克兰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谈判方案:第一,推迟还款并要求降低利率;第二,利用中国对粮食的巨大需求,要求中国给予更宽松的条件;第三,若中国拒绝,乌克兰可能依赖美西方国家提供更多援助,拖延债务偿还。

中国的应对策略

但中国并不急于妥协。乌克兰的算盘未必能打得响。中国的粮食需求的确庞大,但并不单单依赖于乌克兰的供应。自2020年起,乌克兰对中国的粮食出口已经大幅减少,而中国早已找到了其他供应来源,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此外,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也与多个地区展开了农业合作,乌克兰的谈判空间已大大缩小。

中国的立场也更加坚定:在经济上,中国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债务问题;在法理上,中国的债权是有保障的。乌克兰的信用已经严重受损,其债务违约将影响国家信用,而这一点才是最致命的。

虽然乌克兰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债务压力,但中国并没有任何妥协的必要。乌克兰的未来不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取决于其是否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相关内容

每周股票复盘:广汽集团(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广汽集团(601238)报收于7....
2025-11-23 03:22:38
排坛悲剧!男排2米攻手车祸...
近日,排坛再次传出不幸消息,在球场上曾是英勇无畏的攻手,如今却必须...
2025-11-23 03:22:30
每周股票复盘:江苏银行(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江苏银行(600919)报收于10...
2025-11-23 03:22:29
每周股票复盘:招商银行(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招商银行(600036)报收于43...
2025-11-23 03:22:28
每周股票复盘:成都银行(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成都银行(601838)报收于16...
2025-11-23 03:22:27
每周股票复盘:中国银行(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中国银行(601988)报收于6....
2025-11-23 03:22:27
每周股票复盘:北京银行(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北京银行(601169)报收于5....
2025-11-23 03:22:27
每周股票复盘:交通银行(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交通银行(601328)报收于7....
2025-11-23 03:22:26
每周股票复盘:工商银行(6...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工商银行(601398)报收于8....
2025-11-23 03:22:25

热门资讯

排坛悲剧!男排2米攻手车祸致四... 近日,排坛再次传出不幸消息,在球场上曾是英勇无畏的攻手,如今却必须面对人生最艰难的考验,27岁的巴西...
每周股票复盘:工商银行(601...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工商银行(601398)报收于8.25元,较上周的8.25元上涨0....
每周股票复盘:南京银行(601...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南京银行(601009)报收于11.43元,较上周的11.51元下跌...
每周股票复盘:华夏银行(600...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华夏银行(600015)报收于6.99元,较上周的7.01元下跌0....
央视曝光“豪车碰瓷”特大骗保案... 今年以来,公安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开展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对保险等领域违法犯罪进行重点...
海南控股与招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 近日,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控股)与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银行)在深圳举行...
中信银行:成语新解之“保”藏祸... 成语新解之“保”藏祸心
养老金融新政,密集落地!多家银... 近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印发《广东省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该方案提出了广东省养老金...
云南福叶古茶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云南福叶古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普会松,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
青海欧宸建材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青海欧宸建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文梅,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经营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