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服务的三尺厅堂中,每天都上演着平凡而动人的故事。近日,中信银行济南舜玉支行的朱经理及其团队,用跨越楼梯的“无障碍”关怀,让行动不便的刘先生切实体会了一次“有温度的”服务。
一、轮椅上的特殊来客:从日常服务到紧急关怀
刘先生是中信银行的理财客户,因腿脚不便常年依靠电动轮椅出行。5月的一个清晨,他像往常一样来到网点,但右腿却裹着石膏板,行动比平日更加艰难。“叔,您这是怎么了?”银行的朱经理注意到刘先生的异样,一边询问伤情,一边推动轮椅进入大厅。
原来,刘先生一个月前突发眩晕摔倒导致右腿骨折,此次到访网点是为了前往二楼柜台办理理财赎回。考虑到二楼无电梯的情况,朱经理立即联系其他工作人员组成“爱心护送小组”,协助刘先生上下楼梯。
二、跨越台阶的“立体服务”:细节里的温度哲学
在通往二楼的楼梯上,开展了一场“爱心接力”:银行工作人员一左一右搀扶着刘先生的胳膊,一步一停地协助其向二楼挪动。“叔,您慢点抬左腿,我们跟着您的节奏。”朱经理轻声提醒。
在全程陪伴刘先生完成业务办理后,朱经理又以托举式姿势护送刘先生下楼,并特意将轮椅提前推至楼梯转角处,确保老人转身即可落座。
三、客户泪眼中的“差异化服务”:从业务办理到情感共鸣
“我从没见过这么周到的服务!”刘先生坐在轮椅上,眼眶微红,“你们从门口就开始接力,连楼梯都成了服务的一部分。”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来说,金融机构的“无障碍”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通道,更是人心之间的桥梁。
“上次来办业务,朱经理记得我老花眼,提前准备了放大镜;这次又专门协调人员抬我上楼,这些用心比理财的收益还让人暖心。”
四、一线服务的“温度公约”:让特殊客群“有爱无碍”
这场跨越楼梯的服务,只是中信银行济南分行适老助残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行通过设立“无障碍通道”“爱心窗口”、推出“上门服务绿色通道”等举措,构建起“物理无障碍+服务有温度”的双重保障机制。
“对一线员工来说,客户的感谢比任何考核指标都更有意义。” 朱经理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当我们蹲下身帮客户系好轮椅安全带,当我们用放大镜为客户逐字核对合同条款,这些多此一举的细节,正是金融服务的温度所在。”
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互动,才是服务最本真的温度。正如刘先生离开时所说:“你们推的不是轮椅,是咱老百姓对银行的信任啊。”这份信任,正是银行服务人员用无数个暖心瞬间编织而成的“金融温情网”,让每个客户都感受到银行不仅是办理业务的场所,更是可以托付真心的“金融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