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了以“凝聚改革共识 提振发展信心”为主题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全面回顾并总结了深圳银行业保险业2025年上半年的运行情况。会议数据显示,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在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深圳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的金融保障。
6月末深圳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9.83万亿元
同比增长3.46%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深圳金融监管局监管的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13.98万亿元,同比增长3.64%;负债总额13.61万亿元,同比增长3.70%。各项贷款余额9.83万亿元,同比增长3.46%;各项存款余额10.22万亿元,同比增长6.70%,深圳银行业资产、负债、存贷款规模均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
保险业方面,上半年深圳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13.07亿元,同比增长7.96%,增速居一线城市首位。赔付支出387.43亿元,同比增长8.84%。
6月末全市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177.03亿元
同比增7.63%
今年上半年,深圳金融监管局全力助力深圳经济平稳运行,指导机构积极落实国家促消费各项政策,持续提升消费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需求。截至6月末,全市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8177.03亿元,同比增长7.63%。
同时,联合印发的《深圳市金融支持外贸的若干措施》提出了七方面20项具体举措,推动辖内机构积极护航外贸发展。指导金融机构创新打造“跨境电商保”“微贸贷”等特色外贸金融产品和服务,依托中国(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进一步丰富“外贸金融超市”产品供给。截至6月末,深圳辖内外贸企业贷款余额达1.12万亿元,其中,小微外贸企业贷款余额1245.33亿元,同比增长5.43%;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531亿美元,同比增长7.97%,服务企业数量达2.4万家。
6月末深圳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61万亿元
同比增长6.47%
与此同时,深圳金融监管局持续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督导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持续落实《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深圳制造强市的指导意见》,推动提升制造业金融服务水平。
截至6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61万亿元,同比增长6.4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1.03万亿元,同比增长6.7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贷款余额9229.55亿元,同比增长6.96%。
深圳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助力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已将所有合规存量住房开发贷款项目纳入“白名单”。截至6月末,辖内银行已审批“白名单”项目403个、审批同意金额5492.99亿元、已放款金额4039.68亿元。
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力度的通知》,推动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持续优化“千企万户大走访”系统,并单列外贸小微企业服务板块。截至6月末,全市累计走访经营主体149.43万户,发放贷款6674.91亿元,金额居大中城市首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59%,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此外,该局通过深化场景化金融服务,联合六部门印发《“园区贷”2.0版实施方案》,在信息共享、风险分担、资源整合等方面提质升级,有效提升了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可获得性。
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贷款突破2万亿元
科技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8.8亿元
作为科技创新之都,深圳在科技金融领域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截至6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贷款突破2万亿元;科技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8.8亿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3.12万亿元。
深圳金融监管局通过召开全辖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加强资源统筹,凝聚各方合力,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新路径。以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为例,该行通过创新信贷评估模型,将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专利数量及质量、核心团队背景等纳入评估体系,更为客观地分析研判信贷风险。同时,推出“兴科贷”“科知贷”“科技企业研发贷”等特色产品,有效满足了AI企业等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跨境金融合作不断深化
辖内银行对前海企业发放贷款较年初增长12.16%
跨境金融方面,前海作为深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其金融合作不断深化。截至6月末,深圳辖内银行对前海企业发放各项贷款5038.44亿元,较年初增长12.16%。
深圳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联合有关部门发布《前海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支持前海建立健全以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为重点的政策体系,进一步丰富前海金融政策包、工具箱、组合拳。持续深化跨境金融监管合作。在总对总的MOU框架下,深港监管跨境会议、培训互访、检查交流密集开展。粤港澳深四地保险监管联席会议、深港合作委员会会议成功举办,成为推动大湾区金融发展创新、互联互通的重要平台。
同时,稳步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准入限制措施,优化行政许可审批服务,明确自贸区内外资金融机构准入事项必须于120天内办结,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在前海展业兴业。
在跨境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深圳稳步推进“跨境理财通”2.0版落地实施,截至2025年6月末,前海合作区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5.39亿元;支持深港保险机构开发跨境保险产品,2025年上半年,深圳金融监管局备案跨境医疗险产品8款,为大湾区居民提供风险保障超30.2亿元;深入实施跨境车险“三地保单、一地购买”,优化跨境车险承保理赔服务,稳步推进“等效先认”在深落地。
此外,持续升级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让企业告别“跑腿验证”烦恼,加快两地数据“双向奔赴”。截至2025年6月末,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已累计连接超过15家合作机构,上线业务场景8个,完成存证及验证业务超过1700笔。
深圳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557万户
累计缴存资金71.06亿元
在推动提升服务民生保障水平方面,深圳推出政府部门指导、保险机构运营、市民自愿投保的深圳市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险“深圳惠家保”,助力提升市民防灾抗灾能力。自7月28日上线以来,共承保3.48万单,保费收入227.58万元。用好防汛防台“1+N”工作机制,全力应对今年多轮强降雨和台风“蝴蝶”“韦帕”等灾害天气,保险机构累计赔付金额超千万元。
同时,升级推出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在保费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保险保障范围,首次将随迁老人、异地求学等深圳户籍人员纳入参保范围,拓宽“港澳药械通”和罕见病专项待遇保障范围,参保人数达615万人。
此外,深圳还稳步推进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助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截至6月末,深圳辖内22家银行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557万户,累计缴存资金71.06亿元。4家试点养老公司在深累计开立商业养老金账户11.62万户,销售金额达183.44亿元。
2025年上半年,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在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圳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的起点上,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将继续弘扬特区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姿态勇毅前行。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