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号,央行发布了2025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这里面的数据可透露了不少楼市的秘密。
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2.8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680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83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要是结合上半年的数据,7月份住户贷款减少了4893亿元,短期贷款减少3827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00亿元。而大家都知道,住户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大头就是房贷。
这一串数据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房贷在缩水。那这到底是为啥呢?
咱先从最直接的原因说起,那就是房子卖得少了,楼市整体销售额下降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数据显示,1-6月份,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7%;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4241亿元,下降5.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5.2%。
房子卖得少,销售额降低,新增的房贷自然就少了。虽说现在首付比例降低,理论上会让房贷增加,但目前来看,这增加的部分还没法抵消房产销售额下降带来的影响。
除了这个直接原因,背后还有不少深层次的因素。先说说人口方面,随着人口红利减弱,新增住房需求也在逐渐减少。
现在国内总人口都开启负增长了,虽说这对楼市的直接影响可能没那么快显现,但间接影响可不能忽视。人口减少,大家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就变了,这直接影响到当下的买房决策。
你想啊,人少了,房子需求自然就没那么大了,大家就会更谨慎地考虑要不要买房。
再讲讲买房的赚钱效应。这几年房价持续下跌,好多人买房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还亏钱,买房的赚钱效应明显消退了。
楼市里本来就有不少投资性需求,市场要是没了赚钱效应,这部分人肯定不会轻易出手买房。以前大家都觉得买房能保值增值,现在情况变了,投资房产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年轻人买房的观念变了。
现在的95后、00后,对买房没那么执着了。在他们看来,租房子也能解决住房问题,而且在收入不高的时候,租房说不定能获得更好的居住品质。
咱来算笔账,要是在大城市买一套400万的房子,可能也就是个小三房,除了一大笔首付,每个月按揭还款估计得1.2万以上。
但要是用这1.2万去租房,大概率能租到更大更好的房子,多划算啊。所以,年轻人观念的转变,也让楼市需求受到了影响。
另外,现在还有不少人在提前还房贷。因为一些原因,比如对未来预期变差,不确定性增大,很多人更愿意提前还房贷,减轻未来可能面临的压力。
你想,大家都忙着提前还贷,而新的买房贷款需求又不足,楼市销售下滑,房价下跌,销售额降低,房贷总量和房子销售额紧密相关,楼市销售额一下降,房贷可不就缩水了嘛。
房贷缩水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市场、人口、观念等多个方面。未来楼市会走向何方,房贷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咱们还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