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
收到“育儿补贴”短信?
别点!可能是诈骗
日前,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许多家庭都能享受到这项全国性、普惠式的经济补贴。然而,诈骗分子也是如影随形,很快便开始“蹭热点”。
新手妈妈小薇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前不久她收到一封“育儿补贴到账”的短信:“社保局提醒!!您名下有一笔10800元育儿补贴即将到期,24小时内点击以下链接完成领取!逾期视为放弃申领!https://www.diaoyu.com。”收到信息的她开始窃喜,心想这下好了,有了这笔补贴,宝宝的奶粉就不用愁啦!随即点开链接,填写了包括身份证、银行卡号相关信息的育儿补贴申请,甚至输入了收到的“验证码”。小薇没想到,接下来,补贴没领到,等来的却是银行接二连三的扣款信息:消费19867.3元,余额为0;消费5234元,余额为0;转账7432元,余额为0。面对空空如也的账户,小薇方才如梦初醒。
套路解析
受害人是怎么被骗的?
●高仿短信,广撒网:骗子利用伪基站或改号软件,冒充“卫健委”“社保局”“财政局”等官方部门发送短信,号码高度逼真。
●钓鱼网站“以假乱真”:短信链接指向精心伪造的“官方网站”,页面设计、LOG0甚至红头文件样式都足以乱真,诱导你填写敏感信息。
●深夜突袭,营造紧迫感:专挑凌晨等非工作时间发送!利用受害者独处、不便求证的心理,同时标注“24小时内失效”“今日截止”等虚假时限,制造紧迫感使受害者仓促操作。
●信息盗取+资金收割:一旦输入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骗子不仅掌握你的个人信息,账户上的资金也会被洗劫一空。
火眼金睛
识破“补贴”骗局
●查官方:任何政府补贴发放均有官方公告渠道(政府官网、权威新闻发布)。
●看要求:政府发放补贴绝不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更不会要求你先转账支付“手续费”“保证金”“税费”才能领取!
●辨号码:警惕非官方短号或“+88、+85、+00”等区号开头的境外号码发送的“官方通知”。
不幸中招怎么办?
1.立即冻结:第一时间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挂失银行卡或通过手机银行APP紧急冻结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