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说财经讯:一个重磅消息来了!当地时间10月15日,英国突然出手,一口气制裁11家中国实体!
那么英国为何突然制裁中国实体?背后原因为何?另外,中国又会如何应对这波制裁呢?
01、英国变脸:制裁11家中国实体!
刚听到这消息我都愣了——前阵子英国商贸大臣还在北京跟咱们签合作协议,转头就搞制裁,这翻脸速度比翻书还快!
至于制裁的原因,英方说这些中企"援助俄罗斯军事物资",英方未公开具体证据,但有意思的是,直到现在连张发票、物流单都拿不出来。
换句话说,英方未公开具体证据,仅以模糊的“涉俄关联”作为依据就对中国实体制裁!
02、英国为什么要这样做?
要搞懂这事儿,得先看清楚前因后果。
这已经不是英国第一次"两面操作"了,9月份就有过刚会谈完24小时就制裁中企的先例。
这次被盯上的11家实体,虽然没全公布名单,但从英方含糊的说法能猜到,大概率涉及电子设备、零部件这些军民两用的领域。
关键是时机太微妙了!
眼下英国经济正烂摊子一堆:通胀飙到4.8%,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在荣枯线以下,老百姓怨声载道。这种时候搞制裁,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对劲。
其实这背后是三股力量在推英国往前走。
第一是"转移矛盾",国内经济不行,政客就想找个"替罪羊",拿中国企业开刀刷存在感。
第二是"讨好美国",特朗普政府一直喊着让盟友对俄站队,英国这波操作就是给美国交的"投名状",生怕美英"特殊关系"变凉。
第三是"产业焦虑",英国的新能源车、半导体这些领域,80%的稀土都得从中国进口,说白了就是既依赖又想打压,典型的矛盾心态。
更荒唐的是,这制裁连基本的国际法都不顾。
按《联合国宪章》规定,制裁得有实锤证据,还得过安理会这关。
英国倒好,一句"可能存在供应行为"就定罪,连英国《金融时报》都忍不住骂这是"有罪推定"的政治表演。
03、中国反制已出鞘?
但英国显然低估了中方的反制力度。
之前制裁3家中企时,我们就出过三招:
1、把劳斯莱斯这些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查它们的供应链;
2、对稀土出口设限,直接卡了英国新能源车和军工的脖子——要知道2020年日本就因为稀土断供停摆过生产线;
3、还暂停了英国驻华新馆舍的审批,这都是实打实的反击。
现在制裁规模扩大到11家,反制力度只会更强。
要知道,英国在华资产超4200亿英镑,伦敦金融城早就绷紧了神经。
更别说英国核电站还高度依赖中国技术,真要是断供,后果不堪设想。
王爷说财经认为,未来这事儿,大概率会往三个方向走:
一是WTO层面的博弈,中方已经启动争端解决机制,英国在法理上占不到便宜;
二是经贸领域的拉锯,中英合作可能会降温,尤其是科技、能源这些敏感板块;
三是西方阵营的分化,不是所有国家都愿意跟着英国蹚浑水 ,毕竟谁也不想跟钱过不去。
所以啊,这一次,英国制裁11家中企,本质是政治操弄,既没证据又违国际法,背后全是自身利益的小算盘,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中方接下来会优先从哪个领域反制?英国这次能扛住稀土和市场的双重压力吗?欢迎留言评论!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