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创阶段性高点。10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930,较前一交易日上调43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973。记者注意到,自10月15日起,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连续5个交易日升破7.10关口。
此前,10月1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单日调升26个基点报7.0995,这也是2024年10月16日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次升值至7.10关口上方。随后5个交易日,中间价“三连涨”后于20日调降24个基点,21日再次调升,并且创下自2024年10月16日以来的新高。
结合年内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表现来看,2025年一季度,人民币中间价从7.19附近波动升值,整体围绕7.17上下波动;进入二季度后,人民币中间价一度贬值至7.21关口下方,年内最低贬值至7.2133。在触及贬值低点后,人民币中间价再次启动升值走势,突破多个关口后逼近7.10,并突破7.10关口。拉长时间看,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年内涨幅已超900点。
人民币本轮升值由内外因素共同驱动。结合近期人民币汇率表现,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提升的直接原因是隔夜美元下行,另一方面,近期外部波动加大,也需要相应增强稳汇市的力度,这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整体上看,近期在美元指数震荡上行、全球汇市波动加大过程中,人民币中间价向偏强方向调整力度有所加大。
广发证券解释称,从外部因素看,本次美国政府停摆对经济数据的影响可能更大,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加速资金从美国向非美国家流动。美元指数及人民币汇率反应较上一轮更迅速,美元贬值、人民币迅速升值。
从内部因素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得益于消费潜力的释放、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市场竞争秩序的持续优化,物价延续了修复态势,这些积极变化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撑。
在当地时间10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公开发言中表示,虽然政府“停摆”削弱了美联储对经济形势的掌握程度,但美国的就业和通胀前景“似乎没有太大变化”。这一表述也让市场普遍猜测,美联储将在本月再次降息。
在美联储实施年内首次降息后,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为我国自主实施货币政策、稳定金融市场营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人民币贬值压力趋缓并出现一定程度的升值,市场开始热议人民币是否已经开启长期升值周期。
兴业研究认为,目前人民币升值背后最核心的驱动在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除了美元汇率、利率的直接影响途径,其同样通过利好股汇正向联动助力人民币升值。美国此轮需求下行期或延续至明年上半年,因而其仍有多次降息,使得美元流动性继续保持宽松。但在明年下半年美国有可能进入第三库存周期的需求回升期,届时需警惕市场交易美元流动性收紧。因此,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大体仍处于此轮升值周期中。
尽管市场对人民币的长期走势持乐观态度,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汇率稳定依旧是主基调,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负责人日前表示,展望未来,我国宏观经济基本盘稳固,国际收支有望维持自主均衡,中长期汇率稳定具备坚实基础。然而,汇率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图片来源:IC photo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潘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