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江西省通信管理局通报“办张电话卡,要无犯罪记录证明”,全文如下:
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我省南昌、九江、景德镇等地有电信、移动、联通营业网点存在外地身份证办理电话卡需预存高额话费、提供工作证明等问题,我局高度重视,已责成相关企业全面开展排查整改,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江西省通信管理局
2025年11月4日

此前报道:
“想在南昌办张电话卡,营业厅说要无犯罪记录证明,这合理吗?”近日,有消费者反映称在线下办理电话卡时,被要求提供额外证明材料,有的还需预存话费。
除了电话卡,也有市民在办理银行卡时也遇到了重重审核、额度限制等困难。为何办张卡要求这么多?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异地办卡门槛差异大
多地条件“加码”
记者以“外地身份证办理新电话卡”为由,对江西、福建、甘肃、黑龙江等地10家营业厅进行电话实测,发现各地审核标准差异显著,其中江西多地办卡门槛明显“加码”。
江西景德镇的一家运营商工作人员表示,外地身份证线下办卡,需提供工作证明、营业执照、房产证中的任意一种,或房屋租赁合同,且需预存500元。
该工作人员称,此举是为抬高办卡门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避免流动人员办卡后异地作案,且该要求并非景德镇独有,江西其他城市异地办卡同样严格。
而另一家运营商工作人员则表示,外地身份证办卡只需本人携带身份证到场,无需工作证明、无犯罪证明等额外材料,但无论选择何种套餐,均需预存500元,当地其他运营商对外地身份证办卡也有类似预存要求。

图源:AI
江西九江市某营业厅工作人员在询问记者身份证属地后明确,因防控电信诈骗,外地身份证办卡需提供工作证明、营业执照或居住证明中的任意一种,若计划开店可提供营业执照,无其他额外材料;同时办卡需预存话费,金额依套餐而定,最低100元,证明材料与预存话费均为强制性要求。此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线上App办卡无需额外证明材料,可直接下单,与线下要求不同”。
相比之下,福建、甘肃、黑龙江等地异地办卡门槛相对宽松。
此外,记者了解到,即便是本地户籍,在江西部分地方运营商营业厅办理电话卡,也需要提供工作证明、社保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银行流水等其中之一,只是预存的电话费没有那么高。
有消费者在相关平台投诉称,此前异地办卡时遇到过类似情况。
工作人员称严审为“反诈”
但政策依据模糊
为何办卡要求差异大?多个营业厅工作人员均以 “落实反诈工作” 为由解释。
反诈与便利
应该兼得
针对前述情况,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告诉澎湃新闻,“无犯罪证明”“房产证/居住证”“预存款 500-1000 元”等,目前暂无全国统一法规明确授权运营商必须在异地办卡时这样要求。若运营商把上述额外条件作为必须条件,且无地方规范依据,则其合法性存疑。
刘兴亮说,监管部门应出台“异地办卡基本标准”,另一方面,运营商应分风险等级审查,对普通用户流程简化,禁止无理加收预存款或设置不合理门槛,提升线上办理能力。

图源:AI
办张银行卡还要户口本、房产证,在本地若没有工作记录,甚至无法办卡。同样也是出于“配合反诈”的要求,银行工作人员明确说明,“将会把证件照片提交给反诈中心审核,审核过了即可办理”。 与此同时,也有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严苛的审核要求既令客户不解,也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和压力。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曾向澎湃新闻表示,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确承受了落实公安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巨大压力。重压之下,有少数银行片面强调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采取过于严苛的账户管理措施,给客户带来诸多不便。
事实上,反诈工作理应精准、科学,减少对正常经济活动不必要的干扰。
总之,防范诈骗与保障便利,不应该是零和博弈,应当在安全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反诈措施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真正实现“将诈骗防住,也让生活畅通”。
来源丨央视网、澎湃新闻等
编辑丨王梦婷
责编丨秦炜
审核| 代易
审发 | 石昌晗
下一篇:金价陷入震荡期,该如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