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5日消息(记者 冯方)11月5日,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同日,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65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上日持平。
根据央行此前公告,11月有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央行对此进行了等量续作。此外,当月还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对央广财经记者表示,11月5日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等量而非加量续作,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在实体融资需求有待提振的情况下,近期信贷投放速度有所放缓,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充裕;第二,今年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政府债券剩余额度不足,银行负债压力缓解,市场对加大流动性投放的需求并不大;第三,央行已经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10月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这也是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方式之一。
对于11月将到期的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央广财经记者表示,预计加量续作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意味着11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将延续加量续作,连续第6个月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他提到,11月还有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央行也可能等量或小幅加量续作。
此外,在短期逆回购方面,11月5日有5577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央行当日通过7天期逆回购净回笼4922亿元。进入11月以来,7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较此前有所下降,已连续3日实现净回笼。
从短期资金面来看,近期市场流动性有所宽松。10月28日以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7天期、14天期等短端品种整体上持续下降,DR007也明显回落。
董希淼指出,近年来,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适时调节短期流动性;通过买断式逆回购、MLF操作,加强中短期流动性投放;通过降准等工具,向市场注入长期流动性,进一步优化市场流动性的期限结构。
他进一步指出,四季度是稳增长政策发力之时,央行已经通过恢复国债买卖来向银行体系注入长期流动性。在岁末年初之际,央行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进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因此,仍然不排除年底之前央行实施降准一次,在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促进银行保持息差基本稳定并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王青认为,总体上看,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不过,未来一段时间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可能较此前每月6000亿的较高水平有所回落。王青认为,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背后是经济增长动能变化、物价走势等因素的综合要求,以两个“5000亿”财政及准财政政策加力为标志,四季度或将陆续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