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上美李自成系列第六批顺利出版。这样一来,除了方瑶民的三本因故延缓,还有一本绣像集,其他分册都已经出全。
第六批李自成大精合影

本批次上美还搭了两本彩色三国,我没有买,就不做评价了。
同批次捆绑的彩色三国大精,转网络照片

这批是李自成的尾声,崔君沛从一溜烟小跑到了“大开大合”,那么李自成真如很多连友所说,是虎头蛇尾吗?或者说这个尾有那么不堪一读吗?我们一起来评评看。
册序
书名
画家
初版时间
印量
23
慧梅出嫁
崔君沛
1983.6
223000
25
朱仙镇
江云
1983.9
187000
26
水淹开封
魏忠善
1985.3
93000
27
慧梅之死
崔君沛
2001.4
14000
这批四本的故事再现了小说第三卷下的剧情,大战局围绕着闯王攻打省城开封展开,期间夹杂了慧梅的悲惨故事。
故事梗概:闯王声势日隆,三次围攻开封在即,有小袁营来投奔,为了笼络该营首领袁时中,李自成将帐下最美最飒的慧梅联姻过去,违背妇女意志,酿成一场悲剧。


封面中,右下角吹吹打打迎亲队伍一脸喜气,而新娘慧梅哭丧着脸,眉毛拧成了八字形,凄惨悲怆,高夫人和几位娘家人也在为她悲伤、劝解,这一出悲剧是谁酿造的呢?
从面部特征推测应是倪绍勇绘画,他的人物眼睑会比较厚,只是五官塑造能力和笔墨趣味都比不上前面施大畏的,后期施大畏不再为这套书画封面,封面档次降格,不再震眼。


内页是崔君沛绘画,崔君沛画这本的时候还是1983年,不是最后,可也大幅度调整了个人风格,早期《南原激战》《强渡汉水》这种一丝不苟,以写实素描的画法,在于精工细制。而后来转向到靠线条和墨块混合的写意国画模式,恣肆狂放,不再拘谨,笔势很自然,但细节表现力就大为削弱了。

闯王夫妻谈到帐下那两对金童玉女,慧梅是要和小将张鼐配成一对的。图框里是他们脑海中的两对情侣成婚的场景,谈到即想到,崔君沛将之补画出来,画面语言要在于文字语言之外发挥它的优势。

乳燕低飞,慧梅和慧琼一起陪着红娘子,红娘子就是李岩的老婆,健妇营首领,此刻她已有了身孕。

惠琼年纪小,有些憨痴,她听到了闯王夫妇的议论,于是对着慧梅傻笑。崔君沛此时已经不能端端正正去画,笔法变得疏松随意,但是你看位置关系,人物姿容情态,都还是出色的。

慧梅手中是不是给红娘子宝宝准备的虎头鞋?

慧梅和慧英这两位闯营最美姑娘,当年是崔君沛一行画家在李自成的老家米脂县写生,找了两位女Z青做了模特画的,又俊俏,又有出身行伍中的英气。



张鼐也不是当年给闯王递花马剑的小子了,也是一位俊后生了,这里面的郎情妾意,风光旖旎,根本不用旁白,读者一目了然。所以茅盾评价这部小说:“在紧张激烈的叙述中,又不时穿插抒情篇章,虽笔墨不多,却风姿绰约。”
此刻哥哥妹妹有多甜,后面就有多苦。

看,这位拱手的就是袁时中,他率小袁营数万人马来投。闯王对他颇有好感,希望能稳固他的忠心。旁边那个坐着的是袁时中的军师刘玉尺。乍一看还真分不清这俩人谁是首领。

李自成部下两个狗头军师——牛金星和宋献策,一心想笼络稳固小袁营势力,盘来盘去,就准备牺牲慧梅来联姻。崔君沛很会文字外做戏,明明文字只是两个军师在边走边谈论,他就延展出营地中取水等生产活动的场面,好的连环画家得有生活,作画不是照本宣科。

军师和李自成会谈,而他们身形不过画面中一小部分,一大部分是崔君沛脑补出来送饭的老兵。崔君沛就这样极大扩展了李自成小说的内容,使之更为生活化。

这个时期的崔君沛,马头画成了锥子型,你说更有动感、更概况、更松弛都行,但我直觉体验不如早期的好看,马变得有点不像马,变形了。

高夫人给慧梅说亲,其实是一桩坏事,慧梅还以为要撮合自己和张鼐呢,一幅娇羞的样子。

真相揭露了,慧梅要被许配给袁时中,这个噩耗如瓢泼冷水一般浇在慧梅头上。


李自成这时候已经黑化,不像早期那么伟大高尚无私,他觉得婚配以后都会适应的,一开始那些小别扭那都不是事。可是高夫人很清楚,这是要葬送了慧梅。


张鼐得知慧梅已经许配给袁时中,心情晦暗,头盔上的红缨都垂下来了,他当然是非常不甘的,可是闯王之命不可违。

这里高一功的盔甲甲片为什么会凸出来,可能是崔君沛借此偷懒。这时候的人物轮廓线都很不流畅,显杂乱,只是靠人物姿态撑着品质。



个人再大的怨气,也敌不过集体的绑架,慧梅就这样送给了袁时中。

这些人物袖口都成了破棉絮,没有正常的体积感,这是一味求写意创新中的缺陷。

这本已经是崔君沛滑坡之作,比如刚才说的尖尖马头,比如轮廓线的杂乱,不过还算收敛,没有彻底成为脱缰的野马乱跑。
故事概要:李自成准备再攻开封,但是大明派出三支部队分别是丁启睿、杨文岳以及左良玉带头,共计17万大军来支援,李自成在朱仙镇将他们一一驱逐消灭。


封面绘画是吴大成,如果不是老版书有标注还真不太容易推测。吴大成是学习刘旦宅风格的塑造人物,但这里却用了刚硬的木刻线条来描画,太装饰,给儿童读物搞搞还行,但和整套施大畏奠定的水墨写意封面格格不入。另外对原著也吃得不透,此处冒了左良玉身份的部将是个勇士,不该画成这种面相胆怯的丑角。


内页绘画是江云,江云和魏忠善一样,都是1950年生,都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都是做过一段时间大学美术老师,只是魏忠善选择国内发展,江云在1986年远赴日本,在日本办过很多展。
这李自成和李过太僵直,像一尊雕塑。


江云的武戏表现强于文戏,构图也是别具一格。


这里是罗汝才劝说闯王用离间计来分割丁、杨、左三路朝廷援军。

李自成抛出一招,让左明珠写信给他爹左良玉,表示闯王对左营格外关照,由此来引发丁、杨二军的不满。

再一招,断饮水,让朝廷大军不战自乱。

丁启睿、杨文岳和左良玉三位主帅一起开会讨论对策,可是丁、杨水平一般,见识短浅,不同意左良玉的战略。

左良玉感觉很憋屈,这两个猪队友在,他的战斗才华无法施展。这本书里塑造最好最鲜明的就是左良玉了,他的络腮路子,头顶飞碟帽,整个人显得扎实稳重,他是明末不可多得的将才。





这里有一段他思虑再三的画面,明知必败,到底要不要提早撤退?人物的行止,面容写满了情绪,景别(远近)的大幅度变幻,都显示出江云对连环画出色的经营能力。

左良玉当机立断,有序撤退,丁、杨二总督也很快发现,仓皇逃窜,这里李自成都还没进攻,仅凭断水,就让三路大军自乱阵脚。


相比崔君沛无处不在的灵气生机,江云对人物面部刻画还是逊色些,但他谋篇布局还是井然有序,很清楚看出他要交代什么。




左良玉本以为可以安全撤离,还是吃了苦头,李自成好像就是盯着他追击,差点没逃出去,得亏有一位陈姓亲将用李代桃僵之计脱身,这个计策刘邦在荥阳危机时也用过,找个容貌相似的替死鬼,可以混淆敌方视线。

刘宗敏轻松捉拿了这个“左良玉”,这幅擒拿本来可以更精彩的,过于平铺直叙。
江云画得还是不错的,半本文戏,半本武戏,演绎一场明援军的狼狈撤退,总体表现不在后期的崔君沛之下。
故事概要:闯王扫清了援军,就开始第三次攻开封,围而不打,就是消耗,比谁粮草先用完。开封城见困守无望,索性心一横,掘开黄河,以洪灾毁城灭敌,玉石俱焚。


河水滔滔,开封城百姓遭了殃,闯王军开船救援,封面是远景,也是倪绍勇画的。倪是为少年儿童出版社供稿儿童绘本的,所以他的色彩就和一般连环画有些不同,五颜六色,不稳重。


这本内页绘者魏忠善,我上次评《横扫宛叶》吐槽过,他的画大部分是跑马的,尤其是战争大场面群像,比小菜场还乱。


像这种开封城内百姓抢粮,看起来乱七八糟,毫无焦点,是构图水平不足的表现。

还有军帐议事用了太多雷同的画面,每个人都潦草,这和头几册写实的精品比,简直是判若云泥。



我想起当初看到人美水浒《三败高俅》也是这种体验,糙得不能再糙。左看右看,看不出一朵花来,只看见一匹马在风驰电掣。



闯王这次大意,黄河决堤,他的一万士兵就这样被淹没,他终于不再是算无遗策,雄赳赳锐气活力无限的神,而是变成凡人,也会刚愎自用,也会麻痹大意。


三攻开封,闯王没能占据开封,但是也扫平了河南境内的主要防御。
故事概要:慧梅嫁给袁时中,但袁还是叛变了闯王,慧梅立场尴尬,要么对闯王夫妇忘恩负义,要么对不起自己的丈夫和腹中孩儿。两难让她痛苦万分,最后她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含恨而死。

《慧梅之死》是李自成第三卷的结尾,也是上美连环画系列的最终话,当年连环画形势不好,崔君沛画好的稿子没能出版,延迟到2001年上美出精品百种才将之重新拿出来,封面也另找人创作。

封面是谁画的?我猜测庞先健,因为他是精品百种这册的责编,可能顺手就画了,也许是邵家声,他们都是和上美联系紧密的画家,一通胡乱猜,有情报的连友请指明。
这幅画带有李自成后期的潦草凌乱,但整体慧梅形象是立起来的,悲伤的情绪也是到位的,更重要的是风格还是向施大畏靠拢的。


来看崔君沛这次的表现,到了80年代中期,创作和《慧梅出嫁》也隔了有两年,崔君沛疯狂变形,疯狂写意,这匹野马终于彻底失控脱缰。这李自成头小,虎背熊腰,丑得很。

于是就有了菱形头部,菱形身材的李自成,头小肩宽,虎背熊腰,夸张畸形。
也有了较多篇幅的人物特写,图省事,时代转变,心境转变,据说当时崔已经开始向程十发等名家学国画。



慧梅和袁时中夫妻吵架。行笔更加肆意不羁,旗帜、草地、士兵勉强维持着形态,两夫妻点点戳戳抹几下就成稿。

线条乱,意味着崔君沛心也乱,可能时代浪潮召唤他去国画圈,这部连环画最后只是交差而已。而他后来20多年画的那些国画,跑到天际线去了,我觉得全然都不及他这部连环画达到的高度。




我始终觉得工写结合尚可,过分写意是会影响信息传递的,随意挥洒只能掌控构图,细节一缺就都败坏了。

袁时中想亲热,这个嘴脸很生动,贱兮兮的。





反复在两头取舍中煎熬,慧梅哭了一次又一次。


终于,在一个雪天,李自成派李过来剿灭小袁营,是慧梅做出决断的时候了。


她身为小袁营主母,满腹心事无人诉说,无人可信赖,只能拖悲情于笛音,笛音太过于凄怆,连窗户都扭曲了。


袁时中兵败回营,慧梅狠心将他赶出去,而袁很快死在在骑兵砍杀下。

她报了闯王的恩,却拿自己的生命对丈夫做了交代。

慧梅就此香消玉殒,天地寒彻,张鼐悲愤交加的神情中,整套李自成连环画故事画上了句号。
后来90年代小说又出了两卷,已经不是这套上美李自成连环画所能涵盖的了。
第六批是蛇尾吗?是的,不过细细看来,除了魏忠善那本最次,崔君沛的两本跑则跑,形散神不散,也有玩味之处,江云塑造的左良玉很爷们,很多思索心理活动画得很到位,虽然退败了,我仍喜欢。大家看连环画的心态,是挑骨头埋怨还是找亮点,全凭一心。
第六批是连载的完结,不是小歪评李自成的完结,因为后面还有三本中途漏下的方瑶民的,什么时候能出,是未知数。
方瑶民和其子方磊合作的《袁时中叛变》,连友多有诟病,但如果这本不出、或者找人重绘,都会有人抱怨不完整的,还是出全了的好。

本期新书评赏就到这里,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还请点赞和转发~
上一篇:欧元区蓝筹股收跌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