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价格:议价
藏品编号:YX25070705
在古董收藏的璀璨星河中,古钱币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今天,为诸位藏家隆重推介一枚极具收藏意义的珍品——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曲须龙版)。它不仅是一枚精美的银币,更是晚清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王朝覆灭前的最后荣光。
藏品概览:龙银神韵,末代风华
(一)基本信息
- 年代:清代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彼时,清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这枚银币的铸造,成为了大清帝国在货币史上的绝唱。
- 类别:机制银币,是“大清银币”系列中最为经典的品种之一。
- 规格:直径约39毫米,重量约26.7克,含银量约90%,标准“壹圆”制式,历经百年流转,银质温润,包浆古朴,尽显岁月沉淀。
(二)外观细节
- 正面:珠圈内镌“大清银币”四字,字体端庄规整,笔画刚劲有力,尽显皇家风范。珠圈外上环为满文“大清银币”,下环铸“宣统三年”,左右两侧分列长枝菊花纹饰,线条流畅自然,栩栩如生,不仅增添了钱币的美感,也寓意着吉祥与高洁。
- 背面:中央为曲须龙图案,这也是该版别的标志性特征。龙身矫健,龙鳞刻画细腻,每一片都清晰可数;龙须弯曲飘逸,仿佛随风而动;龙眼炯炯有神,透着威严与霸气。龙周围环绕英文“ONEDOLLAR”(壹圆 ),底部铸有英文纪年“1911”。整个背面图案布局合理,龙纹占据中心位置,凸显其尊贵地位,同时与英文文字相得益彰,展现出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特色。
历史背景:王朝末路,铸币绝响
宣统年间,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国内,革命思潮风起云涌,社会动荡不安;国外,列强虎视眈眈,经济侵略加剧。为了挽救财政危机,改革币制,清政府决定铸造统一的大清银币。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的设计和铸造经历了多次调整,先后有长须龙、短须龙、反龙、大尾龙等多种版别,但最终只有曲须龙版大量铸造并流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迅速覆灭,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的铸造也戛然而止,使得这枚银币成为了清代机制银币的最后辉煌,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落幕,具有特殊的历史纪念意义。
中西合璧,精湛铸艺
(一)模具雕刻:东西匠艺交融
模具由西方雕刻师与中国工匠合力完成:路易·乔治以西方写实技法塑造龙身肌肉、鳞片层次,中国匠人则赋予龙纹“威而不凶,动而含静”的东方神韵。“大清银币”四字融合颜楷筋骨与宫廷书法规整,中西审美在方寸模具间碰撞,成就独特艺术风格。
(二)铸造工艺:近代工业缩影
采用英国伯明翰造币厂引进的机器压制技术,银币表面光洁如镜,边齿规整,压力均匀。铸造时严格控制银料纯度、温度,确保龙纹浮雕立体,文字笔画清晰——这枚银币,是清末“师夷长技”铸币工艺的巅峰,更是中国货币从“手工铸钱”向“机制银币”跨越的实物见证。
收藏价值:珍稀魅力,价值攀升
(一)历史文化价值
作为清代末年的重要货币,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曲须龙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见证了清王朝的覆灭和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是研究晚清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货币制度变迁的重要实物资料。对于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这枚银币是了解那个特殊时代的珍贵窗口。
(二)艺术审美价值
从艺术审美角度来看,这枚银币堪称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其正面的文字书法刚柔并济,背面的曲须龙图案大气磅礴,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是字体的设计,还是龙纹的雕刻,都体现了当时的艺术水准和审美追求,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三)稀缺性与市场价值
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曲须龙版)的铸造时间短暂,流通时间也不长,存世数量相对有限。尤其是品相完好的银币更是难得一见。在收藏市场上,它一直备受关注,价格也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古钱币收藏市场的持续升温,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曲须龙版)的市场价值愈发凸显,成为了众多藏家竞相追逐的对象。
藏龙币绝唱,纳时代风云。
上述藏品均为余女士本人亲自实物拍摄(非专业拍摄,实物更为清晰、美观。),现余女生诚心传递,价格可洽谈,这枚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曲须龙版),以龙纹为魂,铸币为形,承载着晚清王朝最后的挣扎与变革,更见证了千年龙文化在货币上的绝版谢幕。
若您是历史文化的深度探索者,这枚银币将带您穿透晚清迷雾,从龙纹的威严与币面的细节里,读懂王朝覆灭的震荡,触摸“货币改革”与“革命浪潮”碰撞的温度,为您的历史研究铺就鲜活注脚;若您是收藏序列的进阶构建者,其稀世的“末代龙币”身份、中西合璧的巅峰工艺,能为您的藏馆注入厚重底蕴,让每一次展赏都成为与时代对话的契机;若您着眼艺术投资的长远布局,其稀缺性叠加文化符号价值,使其在收藏市场具备强劲的价值韧性,伴随时间沉淀,有望绽放更耀眼的财富光彩。
愿这枚跨越百年的龙币,在您的珍藏中延续历史余韵,开启新的收藏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