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末北京地区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2.08万亿元,同比增长7.3%。这一增速较一季度末提高2.2个百分点,创下近10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数据反映出北京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态势,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半年北京地区信贷总量保持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呈现低位下行趋势。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一季度末高出2.5个百分点。上半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27.8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4.4%。这一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53.1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2755.8亿元。
信贷结构优化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北京地区金融机构持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金融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精准有力。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1%。
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143.0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加额的比重达到38.7%。住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末高1.0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一季度末高4.0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增速呈现逐月提升态势,显示出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回暖。
融资成本下降跨境贸易便利化成效显著
北京地区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29%,同比下降34个基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52%,同比下降40个基点。融资成本的持续下降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6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54万亿元,同比增长2.4%。比年初增加9838.0亿元,同比多增777.1亿元。
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实施一年多来取得积极成效。试点主体范围有序扩大,主体结构不断优化,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北京地区30家试点银行为优质企业累计办理便利化业务超15万笔。金额达1760亿美元,政策红利惠及能源、农产品、汽车、高新技术等重点行业。涵盖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以及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