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欧洲政坛谁最闹心,冯德莱恩认第二,估计没人敢认第一。这位被部分人捧为 “欧洲女王” 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半个多月里连遭三重闷棍,最新的一记还来自中国 —— 两家欧洲银行被明令禁止和中企做生意,这巴掌打得响亮,信号也再明白不过。
01
先说说这两家被盯上的银行。UAB Urbo Bankas 和 AB Mano Bankas,听着名字绕口,总部都在立陶宛维尔纽斯。查了下数据,俩家加起来总资产也就 11 亿欧元出头,换成人民币刚过 90 亿,差不多就是中国内地一家小农商行的规模。有意思的是,上个月欧盟刚把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塞进制裁名单,这才过了一个月,中方就拿出了对等反制,动作快得像教科书级别的 “来而不往非礼也”。
为啥是立陶宛的银行?这就得翻旧账了。2021 年立陶宛允许台湾当局搞所谓 “代表处”,中方直接把外交关系降到代办级;2022 年又制裁过他们的交通部门官员。这次被反制的两家银行,看着规模不大,但都是立陶宛金融体系里的活跃分子 ——Urbo Bankas 改名字才一年多,天天喊着要当中小企业首选银行;Mano Bankas 更有意思,拿了立陶宛第一张专业银行牌照,还跟欧洲投资基金勾着,专门给当地中小企业放贷。现在中方一声令下,它们想跟中企做交易?门儿都没有。
商务部说得很清楚,这是对欧盟 7 月 18 日那波对俄制裁的反制 —— 当时欧盟借着涉俄的由头,把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列了进去。中方不傻,知道这背后是欧盟又想跟着美国起舞,拿中国利益当投名状。但这次中方的态度明摆着:想踩着中国讨好美国?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本钱。
02
冯德莱恩现在的日子,用 “焦头烂额” 都算客气。她的第一重打击来自美欧那个所谓的 “贸易协议”。表面看,美国把对欧盟的关税降到了 15%,但明眼人都能算出这笔账有多亏:欧盟得买美国 7500 亿美元的能源,还要往美国投 6000 亿美元。加起来一万多亿美元,就为了比英国低 5 个百分点的关税?要知道英国对美关税才 10%,而欧盟这些年跟着美国吆喝,甚至比英国还积极,最后却拿了个更差的价码。
更尴尬的是,连欧盟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直接挑明:这协议细节都没敲定,谁来执行、谁来掏钱都不知道,将来要是兑现不了,美国肯定会把关税提得更高。现在匈牙利企业和政府都组了工作组,忙着给自己找后路,这不明摆着是对冯德莱恩的决策投不信任票吗?欧盟内部骂声一片,说她这是 “出卖欧洲利益”,一点都不冤。
紧接着第二重打击就来了 —— 特普会马上开,欧盟被关在了门外。再过不到 48 小时,美俄领导人就要坐下来谈,可事关欧洲安全的俄乌冲突,欧盟却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泽连斯基还敢对着媒体放狠话,冯德莱恩这边却连句硬气话都没有。要知道,美俄要是真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默契,首当其冲倒霉的就是欧盟。乌东地区要是拿不回来,欧洲的战略风险得飙升,但欧盟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连吭声都不敢,这软弱劲儿,说好听点是 “克制”,说难听点就是 “怂”。
03
三重打击凑齐,冯德莱恩的政治生涯怕是悬了。但这事的根子,不在她一个人,而在欧盟这些年的 “战略迷失”。
跟着美国对付中国,却忘了自己的利益。美国对华搞关税,欧盟跟着加码;美国拿涉俄问题说事,欧盟赶紧跳出来制裁中国金融机构。可结果呢?中美关税停火期能续上,双方维持现状;欧盟却为了降几个点的关税,倒贴一万多亿美元。这就像个笑话:当美国的对手,还能平等谈;当美国的盟友,反而得跪着掏钱。
中方这次反制,就是戳破这个笑话的手指头。禁止两家银行和中企交易,规模不大,但杀伤力精准 —— 你敢动我的金融机构,我就捏你的痛处;你想拿中国当筹码讨好美国,就得承受代价。更重要的是,这信号是给整个欧盟看的:别以为跟着美国就能两头讨好,中国不吃这一套。
现在的欧盟,就像个被绑在别人战车上的乘客,既没勇气跳车,又看不清前路。冯德莱恩赌输了,但输的不只是她的职位,更是欧盟的战略自主。要是还不清醒,继续当美国的 “提款机” 和 “马前卒”,下次挨的可能就不只是银行被制裁这么简单了。
说到底,国际舞台上拼的是实力和清醒,不是跟风和幻想。中方这记反制,既是警告,也是提醒 —— 想好好做生意,就拿出诚意;想搞小动作,那就别怪别人不客气。冯德莱恩们要是还看不懂,那以后的 “打击” 只会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