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鲁中晨报消息,就当大家以为特朗普还会继续用关税打击其他国家,但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让他遇到了阻碍。7比4——这个投票结果很重要,因为它限制了总统的权力。法院明确说: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加征关税,是违法的。总统想靠行政命令随意增加关税?这一次,行不通了。
判决书里讲得很清楚:这部1977年的法律根本没有提到“关税”。法律允许总统应对“特殊威胁”,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增加关税。关税的权力属于国会,别人不能随便插手。这一裁决让特朗普非常生气,也引发了美国三个权力机构之间的激烈争论。白宫方面非常不满,指责法院“有偏见”,甚至说取消关税会让美国“陷入崩溃”。但国会民主党人和纽约州长都非常高兴,他们说这是“阻止错误关税的重要胜利”。
事实上,这场官司并不是特朗普和国会之间的冲突,而是美国企业和多个州一起提起的诉讼。大家的理由很简单:没有国会批准,凭什么增加关税?美国财政部之前说,2025财年关税收入达到1420亿美元,但现在其中大部分被法院认定为违法收取。如果最高法院最终维持原判,这笔钱可能需要退还给企业。这样一来,特朗普本想用关税打击别人,结果却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这一裁决的影响不仅在美国国内。日本政府看到裁决后,直接取消了访问美国的计划——显然对美国贸易政策失去了信任。欧洲方面也在想办法取消关税,同时有议员表示“不能总是听从美国”。而对印度总理莫迪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WTO中已经引起很多国家不满,印度、巴西、加拿大、欧盟、墨西哥等都打算反击。现在美国法院做出了裁决,莫迪在谈判中有了更多优势。
印度的反应非常坚决。日前,美国对印度的钢铁、铝、汽车零件和铜制品加征50%关税,印度不仅多次向WTO提出协商,还明确表示可能采取报复措施。美国在7月30日对铜加税,印度立刻要求谈判。数据显示,2025财年印度向美国出口了3.6亿美元的铜产品,印度国内非常关注这件事。原本美印贸易协议计划在年底达成,但美国团队在加税后推迟了谈判。印度一方面希望尽快恢复谈判,另一方面坚决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莫迪多次强调:不会让印度农民和渔民为美国付出代价。美国本想通过高压手段让印度让步,结果反而让自己陷入了被动。
美国的对外经贸政策现在成了全球供应链中最不稳定的因素。这边关税问题还没解决,特朗普又对美联储采取了行动——理事莉萨·库克因涉嫌抵押贷款欺诈被司法部调查,特朗普直接将她免职。这是美联储一百年来第一次有理事被总统免职,金融界和法律界都感到震惊。司法部说库克提交了虚假贷款材料,特朗普则借此机会巩固自己的权力。美联储的独立性受到公开挑战,全球金融市场再次紧张起来。
回到美国国内,关税政策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失。数据显示,64%的关税成本由美国企业承担,22%由消费者承担。特朗普原本想用关税对付中国、印度和欧盟,结果却先伤害了本国企业和消费者。原材料涨价、商品变贵、企业利润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带来好处。如果最高法院最终判定关税违法,美国财政部还需要退还上百亿美元给企业。
全球贸易格局也因为美国的做法变得更加混乱。特朗普把关税当作谈判工具,但法院的裁决让这些工具失效。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都准备采取反制措施,全球供应链不得不重新调整。现在各国对美国更加不信任,谁还敢轻易与美国签订长期协议?美印谈判、日韩争端、欧盟关税讨论、巴西法案……每一项都在考验美国的信誉。
这场7比4的裁决,不仅是特朗普的失败,也是全球贸易体系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回应。总统权力再大,也不能违反法律和市场规则。莫迪等来的“好消息”,其实是美国法院用法律告诉世界:全球贸易不能由一国单独决定。特朗普转向美联储,还想用行政权力干预独立机构,只会让世界更看清美国制度的问题。贸易战并不简单,每一次行动都可能带来反作用,伤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