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政府这次是真的"熄火"了,整个美国政府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国会山上那场关于医保支出的政治拉锯战,最终让这个超级大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停摆危机。
(美国两党分歧加剧,导致联邦政府停摆)
1、130万美军顿悟,真正的“敌人”不是中俄
白宫、财政部、商务部这些平日里忙碌的政府大楼,如今变得冷冷清清。国家公园大门紧闭,自由女神像前不再有游客排队,华盛顿纪念碑也失去了往日的热闹。
这场危机的导火索再熟悉不过——共和党和民主党又在医保福利支出上杠上了。9月30日,参议院愣是没能赶在财政年度结束前通过临时拨款法案。这就好比一家公司的股东们为了年终分红吵得不可开交,结果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130万现役军人突然发现自己成了这场政治博弈的直接受害者。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的声明听起来就像在念一份免责声明:由于财政冻结,所有军种的薪资支付都将延迟。在得克萨斯州的军事基地周围,天还没亮就能看到令人心酸的场景:军人家庭凌晨五点就开始排队领取救济粮。
(130万现役军人,面临没工资的困境)
这些平日里保家卫国的勇士,如今却要靠着慈善机构的救济才能维持基本生活。美国人的消费观念向来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但连军人家庭都要靠救济度日,这场停摆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2、五角大楼建议士兵“贷款度日”
美国总统信誓旦旦地承诺"会处理好"军饷问题,但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的表态却给所有人泼了一盆冷水:如果10月13日前还不能化解危机,从15日起军饷将正式停发。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让人不得不怀疑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是否真的在乎军人们的处境。
美军各军种官网发布的"军人借款指南",看似是在提供解决方案,实则暴露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份指南详细列出了海军联邦信用合作社、联合服务汽车协会等金融机构,手把手教官兵们如何申请无息贷款,如何使用"军星卡"购物。这不禁让人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时,那些教民众如何应对失业的"生存指南"。
(美军中高层干部离职,表达对特朗普的不满)
就在基层官兵为生计发愁的同时,美军高层也出现了异常的人事震动。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托马斯·布西耶尔将军在停摆当天突然宣布退休,他可是掌握着美国所有空基和陆基战略核力量的"核按钮守护者"。紧接着,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布莱恩·芬顿也提交了辞呈。
虽然官方说法都是"个人原因",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蹊跷。特别是在9月30日,总统与国防部长在匡蒂科基地对上千名高级将领放出狠话:"不同意白宫观点的可以走人。"这种赤裸裸的政治干预,正在摧毁美军引以为傲的专业主义传统。
3、连锁反应,正在全美上演
当国家公园的大门缓缓关闭,当经济数据的发布戛然而止,这场政治闹剧的连锁反应正在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蔓延开来。
(停摆影响不仅限于军事,还延伸至旅游业和民生经济)
史密森学会的声明读来令人唏嘘:这个运营着多家世界级博物馆的机构,如今只能依靠去年的剩余经费勉强维持,更令人担忧的是经济数据的"断供"。劳工统计局的月度就业数据、消费者价格指数这些关键指标的缺失,让美联储的决策者们陷入了"盲飞"状态。
商务部下属的经济分析局和人口普查局也停止了数据采集工作,这意味着连最基本的经济脉搏都难以把握。这种信息黑洞不仅会影响当下的政策制定,更可能在未来数月甚至数年内持续产生负面影响。
交通系统开始承压,公共服务逐渐停摆,民众的日常生活正在受到影响。而这一切的根源,竟是两党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而不肯妥协。这种将党派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做法,正在一点点侵蚀着美国民主制度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