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达摩财经
10月21日,农业银行(601288.SH)股价再创历史新高,走出一波“13连阳”的强势行情。农业银行最新股价7.88元/股,最新市值2.76万亿元,超过工商银行的2.72万亿市值。
经过这一轮的连涨,农业银行已经坐稳了A股市值冠军的宝座。自年初至今,农业银行股价上涨53.98%,在银行板块中领跑。
农业银行股价的高升,其扎实的业绩表现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699.37亿元,同比增长0.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5.1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在国有六大行中居首。
除了农业银行自身业绩的推动,银行股整体的回温行情也为其股价起到了推动作用。今年7月后,银行股不再延续上半年的强势上涨行情,三季度基本呈现出回调的走势。不过,10月以来,随着投资者重新押注分红行情,银行股再次重拾升势,中证银行指数本月上涨超5%,重回7500点上方。
值得一提的是,农业银行最近的市净率PB突破1倍,打破了国有银行长期“破净”的局面。这也被业内认为是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的积极信号。
农业银行战略成效显著
今年上半年,六大行财报整体呈现出规模扩张稳健、盈利分化加剧、结构优化提速的特征。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各行通过战略聚焦新质生产力、绿色金融、财富管理等领域,展现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农业银行近几年的突出表现,则来自于其战略定位的重塑。
2021年,谷澍带着其在工商银行多年的经验,从工行行长调任至农业银行担任董事长。在履新后的首次党委会上,谷澍明确提出"打造县域金融领军银行和县域群众首选银行"的战略目标,彻底扭转了行业内对县域业务"投入高、回报低"的传统认知,将"农"字升级为战略优势。
为将战略落地,农业银行开启了全方位的组织与资源重构。在组织架构上,总行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各级分行同步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形成自上而下的专项服务体系。在考核机制上,新增县域信贷占比等特色指标,将资源持续向"三农"领域倾斜。
目前,农业银行“三农”普惠、绿色金融、数字经营三大战略,正是其差异化突破的关键。
今年上半年,农业银行的区县贷款余额突破10万亿元,县域贷款占境内贷款比重升至 40.9%。农业银行在县域金融业务中取得的利息净收入为1608.52亿元,远高于城市金融业务的1216.21亿元。
不光是“三农”方面,上半年农行科技贷款、普惠贷款余额都突破4万亿,增速分别达21.0%和17.9%,比全行平均增速高一大截,金融“输血”的功力可见一斑。
回归到整体来看,在行业净息差普遍收窄的挑战下,农行通过"资产端提效+负债端降本"的双向发力,有效对冲了压力。
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的净息差为1.32%,虽比去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但降幅同比收窄,其中人民币存款付息率持续下降且保持同业较低水平,为息差稳定筑牢基础。
农业银行战略成效显著,但目前来看仍面临双重挑战。由于县域市场竞争加剧,建行、邮储等同业正在加速布局,上半年农行县域贷款增速已略低于同业平均水平。此外,该行城市业务短板依然存在,大城市零售和对公业务竞争力弱于工行、招行,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偏低。
银行估值修复分化
农业银行股价的接连上涨,除了业绩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动力外,险资等中长期资金的布局,也是支撑其走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以来,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险资频繁出手增持银行H股,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上市银行H股颇受险资青睐。
截至6月末,重仓农业银行的基金数量达到339只,较2024年末时增加42只。此外,年内该行H股股票3次获得平安人寿举牌,半年报显示,平安人寿已持有16.09%的农行H股。
随着农业银行股价的上涨,其市净率也不断被推高,此次农业银行打破了国有银行长期“破净”的局面,传递出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的积极信号,也从侧面反映出投资者对农行经营前景预期偏向乐观。
大摩分析师团队近期发表研报表示,第四季度即将到来的股息派发、利率企稳、5000亿元人民币结构性金融政策工具支撑,以及更可持续的政策路径,都将支撑中国银行业股票的重估。
事实上,银行板块在今年已迎来多轮估值修复。截至10月21日,银行板块整体的市净率已达到0.72倍,整体延续修复趋势。
目前,除了农业银行和杭州银行的市净率回升至1倍以上,其他高ROE与区域经济支撑的银行亦表现不俗。招商银行、成都银行、齐鲁银行、江苏银行等优质银行市净率均保持在0.8倍以上估值。
不过,这也预示着银行板块的估值分化将加剧。对于华夏银行、贵阳银行、民生银行等仍处于显著破净区间的银行来说压力将会更重,而优质银行的估值溢价空间将进一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