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上海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设立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
未来3年,每位数学家将获得60万元资助,经费可用于科研工作或个人生活。在上海,又一项专注于基础科研的基金诞生了,它来自于由企业和社会力量发起设立的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上海启光自然科学发展基金会。在近日启幕的上海市科协2025学术年会上,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领域的5位青年学者成为首批“启光学者”。
今年8月,《上海市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措施》发布,其中提到上海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设立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引导带动全社会捐赠支持基础研究事业。对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支持的基础研究项目,按照基金会投入的50%给予共同支持。上海家辉教育集团创始人彭家辉深受鼓舞,数月来积极奔走,发起了由企业和社会力量设立的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
据介绍,上海启光自然科学发展基金会,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以“弘扬公益精神,回馈社会,助力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创新发展”为宗旨,致力于支持基础学科研究、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中国自然科学基础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基金会专注于支持‘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为中国基础科学领域拔尖人才的发现者、支持者与长期陪伴者,并形成示范效应,引导和汇聚更广泛的社会资源,鼓励更多拔尖人才勇闯科研‘无人区’。”
经专家评审,5位35岁以下青年科学才俊,从国内近百位申请资助的青年学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启光学者”。他们分别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副教授王童瑞、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李思然、复旦大学副研究员李运章、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杰、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孟龙。
启光基金会理事长束金龙先生提出,“启光学者”项目是针对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学者发起的人才支持计划,也是基金会“启光计划”的起点。未来,基金会还将通过“启光好问题”“启光梦之队”“启光成长护航”“启光好老师”等多个项目,构建覆盖各年龄段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全周期培养体系,建立长效支持机制,助力基础学科创新生态建设。
上一篇:央行批准甬易支付主要股东变更
下一篇:今天上午,A股“大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