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谢惠茜
近日,兴业银行公布了《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预案公告》,拟派发现金股息总额119.57亿元。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兴业银行首次启动中期分红。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已有包括招商银行、长沙银行、宁波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江阴银行和兴业银行在内8家上市银行首次启动中期分红,涉及分红总额约230亿元。
这7家银行均为上市以来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其中,兴业银行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65元(含税),合计派发119.57亿元,占其半年度净利润的30.02%;江阴银行拟每10股派1.0元(含税),合计2.46亿元,占半年净利润的19.25%;长沙银行则公告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合计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约8.0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银行的中期分红方案已于10月30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计划于2026年1月至2月间实施,分红比例为30.02%,这也是该行首次启动中期分红,与兴业银行一致。其余6家银行的分红均已实施完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述银行均为首次实施中期分红,但其分红比例普遍低于国有大行,且部分银行如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的分红比例仍低于其2024年全年分红水平,反映出在净息差承压背景下,银行在回报股东与资本充足之间寻求平衡。
整体来看,国有大行依然是中期分红的“主力军”,据披露的分红方案来看,国有六大行合计拟分红2046.6亿元,占目前上市银行中期分行总额的86%以上。另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5年共有21家上市银行披露中期分红方案,整体拟分红金额达2375.4亿元。
“今年多家上市银行首次启动中期分红,反映了银行业在净息差承压和监管鼓励背景下,积极优化股东回报机制的趋势。这一举措主要源于银行试图通过增加分红频率来提升投资者信心,同时平衡资本充足需求,以应对风险和竞争压力。”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积极面看,中期分红有助于增强股东忠诚度和市场对银行盈利稳定性的预期,推动公司治理改善;但另一方面,分红比例普遍较低,且部分银行低于往年水平,表明银行在慷慨回报的同时,仍优先保留资本以防范潜在损失。总体而言,这是一种积极的战略调整,需关注其长期可持续性和对银行资本实力的影响。
武泽伟还进一步指出,今年上市银行纷纷实施中期分红,预计将对其股价和整个银行板块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从股价层面看,中期分红直接增加了股东的即时现金回报,增强了股票的投资吸引力,有助于吸引更多市场资金关注并流入,从而对股价形成有力的上行支撑。
“对于整个银行板块而言,这一集体行为向市场传递了行业整体盈利稳健、现金流充裕的强烈正面信号,能有效提振投资者信心,引领板块估值修复,整体利好效应明显。”武泽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