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狂飙28%!国内企业海外砸480亿美元背后:谁在抢滩万亿蛋糕?
创始人
2025-05-18 01:05:16
0

国内今年一季度新增海外资产同比增长28%,但关税上的压力,其实只是诱因。

国内企业出海潮,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那一年特朗普单方面对华加征关税,迫使更多企业前往东南亚投资建厂,或做转口贸易。

七年后的今天,企业出海潮再现,但这一次显然更为复杂。

在中美经贸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国内新增海外资产同比增长28%,企业面对关税压力正寻求对外扩张。

5月9日,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直接投资资产约480亿美元,同比增长28%。按照彭博社的分析,关税的压力已经初显,国内企业正加快海外扩张步伐,试图通过在海外创造就业和经济增长点,来缓解外部紧张局势。

但这一趋势,并不是今年才开始的。

早在2024年,企业出海潮就已经开始显现;去年全年国内企业对外投资高达1730亿美元,而关税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企业的这一行动。

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不少国内制造商为了摆脱不断升级的关税影响,从石化产品到纪念品等各行各业,都已经计划在美国开展新的业务。

该报道还引述一家礼品制造企业的老板称,自4月以来他一直筹备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开设新工厂。公司95%的订单都来自美国,“这是我们输不起的市场。”这位老板说。

除了美国之外,更多的企业还想方设法在东南亚开设新工厂,但这么做的风险也存在。

过去几个月,随着特朗普开始马不停蹄和各国进行贸易谈判,转口贸易也在谈判之列,按照美国的战略目标,要想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一些经济体就必须要限制我国企业的转口贸易。

哪怕是直接在美国建厂,也会遭遇更大的压力。

毕竟眼下而言,一旦在美国开设工厂,就相当于满足了特朗普的设想,把制造业带回美国。

而另一方面,美国也不希望我国企业扩大在美国的影响力。按照彭博社的报道,特朗普试图利用贸易谈判向东南亚国家和欧洲施压,要求他们限制和我国的商贸往来,这就包括投资限制及其他出口的措施。

除了关税这一因素之外,最大的不确定性还在于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

2024年我国制造业平均产能利用率降至72%,消费品行业价格战频率同比增长43%。新能源汽车领域尤为典型,国内前五大品牌市场集中度更是突破85%,在有限的消费能力之下,也迫使更多二线品牌转向新兴市场寻求增量空间。

换句话说,哪怕是没有关税,国内企业出海潮,也是一个大趋势、大方向。

当国内企业面临价格战的“红海挤压效应”,这也促使更多企业将海外收入占比目标从2023年的22%提升至2025年的35%。

国内要内卷,还有价格战,那么不妨到海外去,到竞争相对温和的东南亚甚至欧美去。

除了消费上的变化,另一个促使企业出海的还有成本。

当前我国制造业平均工资已达东南亚国家的2.3倍,且适龄劳动力数量以每年0.8%的速度递减。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越南、孟加拉等地转移的速度加快,纺织业海外产能占比从2020年的15%攀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28%。

全球产业链的重塑,看起来是因为特朗普的关税,但事实上,关税仅仅只是加快了这一步伐,仅此而已。

哪怕是没有关税,在消费乏力、成本上涨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选择出海,也是一个大趋势。

而区域经济中的红利,也迫使更多企业选择出海。

RCEP全面生效带来关税减免红利,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中,享受零关税待遇的项目占比从2023年的31%提升至2025年的49%。同时,中东欧产业链重塑需求也释放出每年约2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机遇。

在绿色能源领域,海外投资回报率往往也更高。全球碳关税机制倒逼清洁技术出海,国内光伏组件企业在墨西哥的产能布局增长340%,储能系统对欧洲出口同比激增215%。这种结构性优势使新能源行业海外投资回报率(ROI)达到19%,显著高于国内市场的13%。

边际效益,是衡量企业出海与否的重要指标。

如果一家企业在国内投入100元,只能换来105元的回报,甚至这中间还要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时,那么海外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就是企业出海的最大诱因。

而最近几年,国内企业投资回报率早已经出现了边际效益递减,尤其是在基建领域和消费领域。

当消费者对价格越来越敏感,企业对成本控制越来越接近极致的时候,出海往往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以比亚迪为例,这家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也在出海。

比亚迪投资42亿美元建设的泰国罗勇府工厂于2024年竣工,实现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本地化电池生产线。

该工厂采用工业4.0标准,带动泰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哪怕是在泰国建厂,其本地供应链占比也高达65%。

在东南亚建厂,在东南亚卖车,一方面可以规避关税风险,另一方面,单从人力成本来看,泰国这样的地方,其人力成本已经比国内更便宜了。

而随着企业不断完善供应链,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供应链的优势也会渐渐失去。

这也是企业出海带来的最大劣势。

对企业而言,它们要增长、要发展、要创造更多的利润,出海往往是最佳的理性决策。

但对国内宏观经济而言,企业出海,带走了技术、资金甚至是就业岗位,反过来又会让消费的复苏变得具有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但如果企业选择不出海,那么面对的就是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更低的利润。

这场出海浪潮本质上是全球价值链重构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共振产物。企业既要抓住RCEP区域整合、绿色技术转移、数字基建输出的战略机遇,更需建立动态风险管理机制,在合规运营、文化融合、技术迭代中构筑可持续的全球化能力。

未来五年,能否在海外再造30%-40%的营收增长极,将成为检验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标尺。

出海是潮流,是历史趋势,如同当年的日本一样,今天的国内企业也正在经历类似的发展趋势,但和日本不同的是,我们大概率会比日本企业走的更远、更久。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企业出海从来都是被动的选择,而这种被动背后,往往也蕴藏着风险。

当红利开始放缓的时候,海外万亿美元的市场蛋糕,也就显得更为诱人。

end.

相关内容

热议国足0-3韩国:意料中...
北京时间7月7日消息,2025东亚杯首轮比赛展开争夺,韩国男足在主...
2025-07-07 22:30:30
“驻马店物流港爆炸致50人...
6月,我省持续做好涉安全生产、洪涝灾害、社会民生等网络谣言的发现辟...
2025-07-07 22:30:28
报仇不隔夜!俄司令被斩首,...
俄军一直讲究报仇不隔夜!如今正在行动再度诠释这一战争铁律。7月3日...
2025-07-07 22:30:23
江西一中学因学生未填报北大...
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三名学生未填报北大清华,选择其他名...
2025-07-07 22:30:19
现货钯金下跌超过3%,至1...
钛媒体App 7月7日消息,现货钯金下跌超过3%,至1098.51...
2025-07-07 22:30:19
现货钯金下跌超过3%
每经AI快讯,7月7日,现货钯金下跌超过3%,至1098.51美元...
2025-07-07 22:30:18
国际伦敦金交易保证金比例是...
2025-07-07 16:29:38 作者:狼叫兽 在全球金融...
2025-07-07 22:29:47
汽车改装“黄金时代”已来 ...
随着国家汽车改装政策的松绑和改装文化的兴起,汽车定制市场进入爆发窗...
2025-07-07 22:29:42
中证湖南50指数上涨0.0...
金融界7月7日消息,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中证湖南50指数 (...
2025-07-07 22:29:41

热门资讯

热议国足0-3韩国:意料中的输... 北京时间7月7日消息,2025东亚杯首轮比赛展开争夺,韩国男足在主场迎来了中国男足的挑战。上半场比赛...
媒体人评国足中场:国足的中场强... 直播吧07月07日讯 东亚杯首轮比赛,中国半场0-2落后韩国。 媒体人苗原: 国足的中场强度亚洲三流...
打破沉默!中国央行连续8个月增... 王爷说财经讯:打破沉默!中国央行疯狂囤金,连续 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黄金市场要变天?一起来看看! ...
外媒爆:乌克兰向德国提交数十亿...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乌克兰媒体“RBC-Ukraine”援引德国《图片报》6日披露,乌克兰已...
20岁四川女孩告知被绑架已有1... 去年9月份,在新加坡读商学院的李钰去了泰国,之后又去了缅甸,已经有近10个月没有回家了。 △李钰...
上海“最险匝道”,事故频发!弯... 近期,上海浦东金桥立交军工路隧道方向匝道因弯急路窄事故频发,甚至有车辆漂移视频。车主陆先生称入弯时“...
国际清算银行警告:巨额美元隐性... 参考消息网7月7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2日报道,国际清算银行对超高的美元“隐性债务”发出警...
外汇局:截至2025年6月末我... 中国网财经7月7日讯 今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5年6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
“中国正抓紧储备工业金属,保证... 【文/观察者网 柳白】英国《金融时报》7月7日报道披露,在美国不断升级贸易争端之际,中国正趁镍价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