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年轻人不贷款,微众银行跑不动了
创始人
2025-05-18 22:09:20
0

在国内19家民营银行中,微众银行仍然是业绩领跑的“一哥”。

近日,微众银行交出了2024年成绩单,凭借109.03亿元的净利润,再次成为国内民营银行中最赚钱的一家。但在成立的第10个年头,微众银行的业绩也出现了微妙变化:营收首次出现下滑。

奔跑了10年的微众银行,为何突然面临“成长的烦恼”?

01、营收净利润增速高峰已过

微众银行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首家民营互联网银行。凭借着大股东腾讯带来的流量扶持,一直稳坐国内民营银行的头把交椅。

微众银行的赚钱能力有多强?自从成立以来,它的营收一路节节上涨,它一家的净利润,就超过了其他18家民营银行的利润总和。在2023年,微众银行以2478亿元的估值,名列“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单”的第八名,是深圳最大的一家“独角兽”企业。

因此,微众银行2024年的财报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2024年,该行资产规模达6517.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7%,排在民营银行榜首,比第二名网商银行的4310亿元高出2208亿元。2024年,国内19家民营银行资产总规模为2.15万亿元,这两家巨头的总和就超过万亿元,占据了半壁江山。

另外,微众银行的吸收客户存款在2024年同比增长了35.37%,达5083.67亿元。

净利润方面,微众银行在2024年微涨0.8%,达109.03亿元,相当于一天净赚约3000万元。这固然不能和国有“六大行”今年第一季度日赚38亿元的业绩相比,但已是民营银行中的佼佼者。同属民营银行第一梯队的网商银行,2024年净利润为31.66亿元,还不到微众银行的三分之一。

虽然以上业绩看上去很光鲜,但微众银行仍然遇到了增长的压力。

在2024年,微众银行出现了成立10年来首次年度营收下滑。

这一年该行实现营收381.28亿元,同比下降3.1%。其净资产收益率为21.27%,也较2023年下滑了4.91个百分点。

实际上,回顾微众银行前几年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在2021年,微众银行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双双达到了高点,但此后几年内,微众银行的营收增速已持续出现放缓的迹象。2021年到2023年,微众银行的营收增速从35.76%逐年下降到11.30%。

与此同时,微众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也连续放缓,从2021年的38.87%,下降到2023年的21.02%,2024年更是大幅下降至0.8%。

原因出在哪里?

微众银行的收入,主要由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以及其他营业净收入三部分组成。其中,造成微众银行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的主因,是其第二大收入来源——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的下降。2024年,该行这部分收入为65.88亿元,同比下滑17.96%,在总收入中占比为17.28%。

在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科目下,贷款平台费收入同比减少14.31%,而结算与清算手续费的支出较上年增长了20.93%。

在过去,互联网银行为了获客,通常采用助贷、联合贷款的形式,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拓展业务。随着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如今各互联网银行也在加大自营渠道建设,使得微众银行这部分业绩受到了影响。

但对微众银行来说,最重要的问题还不在于此。在它的收入构成中,利息净收入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长期在七成以上。在2024年,微众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为79.2%,比上一年的76.63%还有所提升。但这部分收入的增长速度,也大大降低了。

2024年,微众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301.98亿元,同比仅微增0.12%,远低于此前历年水平。在2023年,该行利息净收入为301.62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0.79%。

利息收入主要依赖于贷款规模。在营收下降的背后,近年来微众银行的贷款规模增长也已逐渐放缓。截至2024年末,微众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4359.76亿元,同比增长5.18%。而在2023年末,这一数据为4145.07亿元,同比增速为23%;2022年的同比增速更是高达28.04%。

微众银行的贷款结构,一直以来都存在“偏科”,即个人贷款业务规模相对较大,常年占比在50%以上。但在2024年,这一情况已出现改变。2024年微众银行的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中,个人贷款较上年下滑4.76%至2166.84亿元,占比也下降为49.7%。

微众银行个人贷款规模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消费贷的收缩。2024年微众银行发放的个人贷款中,消费贷为2027.75亿元,占比达到93.58%,规模较上年下降了5.53%。相比之下,经营贷款只有139.09亿元,占比仅为6.42%。

02、微粒贷的焦虑:年轻人捂紧了钱包

提及微众银行的贷款业务,估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微粒贷”。而这也正是微众银行最主要的个人金融信贷产品,并成就了微众银行的业绩崛起。

小安在去年9月,正式结清了自己的微粒贷个人贷款。她还记得,大学毕业后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打拼,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租房、生活都需要钱,又不想再给家里增加压力,于是她在微粒贷上借了两年期3万元,度过了最难熬的异地求职时间。

在微信的“服务”界面上,就可以直接看到微粒贷的入口。“申请很简单,但一定要量力而行。我是每个月都要按时、按额还钱的”,她说。结清了贷款后,她特地开出了一张结清证明,用来纪念这个日子。

微粒贷在2015年5月上线,至今已经运营整整10年。微粒贷推出时,正值国内消费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众多互联网公司申请小贷牌照,互联网金融的热潮开始涌动。数据显示,在2014年,国内的互联网消费信贷规模只有187亿元,到2018年就上涨到9.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70%。

微众银行也是国内成立的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它背后大股东腾讯旗下的微信、QQ等社交工具,成为微众银行触达客户的主要方式。个人用户可以随时在线自助申请个人贷款,无需提供任何纸质资料,微粒贷最高可借20万元。

腾讯生态的社交入口也为微粒贷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红利。2015年,QQ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达到6.42亿;微信彼时的用户数量也突破5亿,正处于上升的势头上。它们覆盖的主力人群,恰好是互联网上最为活跃、消费热情高涨,但拥有的财富并不够多的年轻人。微粒贷也以便利的申请条件、较低的用钱成本,成为“年轻人的钱包”。

于是,微粒贷和微众银行的发展都坐上了火箭。微粒贷的借款用户在2017年就突破了千万。截至2024年末,微粒贷已累计服务超7000万借款客户,年内日均发放贷款超93万笔。

至2024年末,微众银行累计服务个人有效客户已超过4.2亿,超过了同期招商银行2.10亿户的零售客户数量,直逼国有大行。

和过去重点发力一、二线城市的大中型银行不同,微众银行聚焦的,是“五环外”的低线城市,那些消费需求旺盛、资金相对不足的人群。

微众银行财报显示,2024年微粒贷的笔均贷款金额仅为7200元,其中约71%客户的单笔借款成本低于100元。在2024年,微粒贷中约82%的客户为非白领从业人员,约85%的客户为大专或以下学历,约18%的客户为此前无人行信贷征信记录的“首贷户”。

可以说,是“五环外”数量庞大的年轻消费者撑起了微粒贷,也使得微众银行贷款结构中消费贷的占比居高不下。但微众银行的增长,也在近年迎来瓶颈期。

微众银行过去主要依靠微信和QQ的入口导流,但这个庞大的流量池,也在逐渐接近饱和,增长的空间越来越有限。

国内互联网的用户渗透率日益提高并逐渐接近天花板,流量红利期也已过去。随着直播电商、短视频、生活消费和种草平台的崛起,年轻人的社交入口逐渐分散化。截至2024年12月31日,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账户数为13.85亿,同比增长3%;上一年同期为13.43亿,增速则为2%,已逐渐接近天花板。而QQ智能终端的活跃账户为5.24亿,同比下滑了5%。

微粒贷的出现曾经填补了传统金融体系的空白地带。但随着传统银行也开始拥抱互联网,给微众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带来了冲击。现在,不仅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已经成为各大银行的标配,在微众银行擅长的下沉市场中,不同的金融机构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微众银行同类的竞争者们,也来势汹汹。国内头部的互联网银行中,像网商银行、苏商银行、新网银行、亿联银行等身后,也都有蚂蚁、苏宁、小米、美团等股东背景。

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扩展到了金融领域。在电商平台上,消费者可以通过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申请消费贷额度。在抖音平台上,也出现了自营消费贷产品“放心借”和消费分期产品“抖音月付”。一位用户表示,使用抖音月付消费后,还能积累积分,在积分商城进行商品兑换。字节跳动在其2023年财报中,还曾公布了消费金融业务的数据,其中显示贷款余额已达千亿元。

消费金融的流量入口越来越分散,而年轻人对提前消费的热情却在逐渐下降。在大众消费越来越趋于“精打细算”的现在,一批年轻人开始把兴趣转向了“省钱”上。

小安说,自己并不打算再进行个人贷款了。“我上岸了,又回到没有负债的状态了,接下来,我要好好攒钱了。”而这也并不是她一个人的选择。在小红书、豆瓣等平台上,很多年轻人都把关闭微粒贷、白条、花呗甚至信用卡等金融工具叫作“上岸”,打算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

在小红书上,“拒绝提前消费”的相关笔记已经超过1万篇。“尽管个人贷款又香又方便,但这是消费观的改变。”一位用户写道。和找大牌平替、用临期商品一样,减少贷款成为他们认可的一种“实用主义”生活方式。

这也体现在银行信用卡的消费上。数据显示,2024年国有六大行的信用卡消费金额合计较上年减少约0.85万亿元;多家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交易额也同比下降,如招商银行截至2024年末,实现信用卡交易额4.42万亿元,同比降低8.23%。

当年轻人们开始捂紧钱袋子,微众银行的用户规模扩张步伐也慢了下来。2024年,微众银行的有效客户数较上年增长2500万人。而从2021年至2023年,这个增幅分别是4900万、4100万和3700万人。

作为硬币的另一面,微粒贷在前几年的繁盛也拉低了微众银行的资产质量。下沉市场的客户抗风险能力通常也较低,2015年,微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仅有0.12%,2019年就大幅提高至1.24%,并在2022年提高至1.47%的高点。

微粒贷也引发了部分用户的投诉。黑猫投诉平台的数据显示,和微粒贷相关的投诉已有4.7万条,投诉的原因集中在催收问题和个人信息泄露上。

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竞争的加剧,尽管微众银行从资产规模、营收上来看,仍然是民营银行中当之无愧的大哥,但如何提升稳定“造血”的能力,已经是它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03、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近年来,微众银行在不断拓展财富管理、理财代销等新增长曲线。

自2021年起,微众银行在财报中开始重点披露管理资产规模。截至2024年末,该行管理资产余额为3.2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6%,主要是代销业务增长带动。

2022年微众银行发布了“微众银行财富+”品牌,发力布局数字财富管理业务,截至2024年底,“微众银行财富+”代销产品超9000只。微众银行还着重在财报中提到,该行推出了为老年人群提供的“微众银行财富+爸妈版”,截至2024年末为老年用户管理资产规模超2300亿元。

近年来,除了微粒贷,微众银行在个人金融领域还推出了“微账户”“微车贷”等产品,为普通消费者提供银行账户、存款理财、小额信贷和支付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微众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其旗下“微账户”已累计服务客户超3亿人;“微车贷”服务客户超19万人,发放信贷超388亿元。

微众银行方面也对《财经天下》表示,在打造全链路数字化企业服务生态,支持实体经济。如推出了企业金融服务品牌“微众企业+”,以及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推出全国首个线上化、无抵押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微业贷”。截至2024年末,“微业贷”的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贷款余额占比超70%,企业征信白户占比超50%,信用贷款余额占比约90%。

近年来微众银行企业贷款占比虽然仍不及个人贷款,但也在持续上升。2024年该行发放企业贷款2155.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1.63亿元,同比增长18.18%,在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中的占比为49.44%,比2023年的44%提高了5个百分点。

微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得到了改善。从2022年至2024年,微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7%、1.46%和1.44%。尽管还处于较高位置,但已经呈逐年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背靠互联网巨头生长起来的微众银行,也一直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道路上发力。2024年财报披露,该行单日金融交易笔数峰值突破14亿笔,实现全年关键产品综合可用率保持超过99.999%的高可用水平,同时将户均IT运维成本控制在2元的低水平。

在内部管理上,微众银行方面表示,目前已构建覆盖分析式和生成式AI的完整AI工程化平台,已开发超过221个AI应用,在研发效能提升、智慧办公、业务营销、客户服务和风险管理等场景落地应用。

若要提高研发和技术能力,它在投入上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但与此同时,微众银行也在大力推动降本增效。在2024年,微众银行的业务管理及研发费用共123.54亿元,同比减少0.88%。虽然财报中并没有具体透露研发费用,但如何做好成本与投入间的平衡,也是微众银行的一大课题。

在内部优化和管理上,微众银行同样也有问题要面对。

2024年9月,微众银行收到了成立以来的最大一张罚单: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五项违规行为,被央行深圳分行处以1387万元罚款。同时,时任五名部门高管因失职被连带处罚总计24.75万元。

而以上这些,或许将成为决定微众银行能否在下一个10年,牢牢把持民营银行冠军宝座的关键因素。

(文中小安为化名)

(作者 | 阳一,编辑 | 明,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相关内容

支付宝(杭州)取得收款设备...
金融界2025年3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支付宝(杭...
2025-05-19 06:04:45
支付宝取得支付方法、设备及...
金融界2025年2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支付宝(杭...
2025-05-19 06:04:44
记者:罗马不会支付1800...
直播吧5月19日讯 据意大利记者斯基拉的消息,罗马不会买断法国中场...
2025-05-19 06:04:43
银行板块显著上涨 四大国有...
观点网讯:4月18日,中国银行业股票市场迎来显著上涨,工商银行、农...
2025-05-19 06:04:43
原创 ...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彩民的队伍中来。数据显示,我国彩民数量达到...
2025-05-19 06:04:36
桑坦德银行市值超越瑞银集团...
钛媒体App 4月17日消息,按市值计桑坦德银行现在是欧洲大陆最大...
2025-05-19 06:04:36
股市必读:浙商银行(601...
截至2025年5月16日收盘,浙商银行(601916)报收于3.1...
2025-05-19 06:04:35
股市必读:光大银行(601...
截至2025年5月16日收盘,光大银行(601818)报收于3.9...
2025-05-19 06:04:35
股市必读:上海银行(601...
截至2025年5月16日收盘,上海银行(601229)报收于11....
2025-05-19 06:04:34

热门资讯

支付宝(杭州)取得收款设备专利... 金融界2025年3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支付宝取得支付方法、设备及存储... 金融界2025年2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记者:罗马不会支付1800万欧... 直播吧5月19日讯 据意大利记者斯基拉的消息,罗马不会买断法国中场杜阿特,球员将在今夏离队。 罗马在...
股市必读:无锡银行(60090... 截至2025年5月16日收盘,无锡银行(600908)报收于5.76元,下跌0.86%,换手率1.1...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市场3... 观点网讯:4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2025年3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总计成交2...
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广安门医...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人们户外活动明显增多,这一时期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群来说,是控制和逆...
稻城亚丁景区一女游客因高反去世... 17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亚丁旅游景区内,一名女性游客疑因高反不幸离世。...
李在明提出修宪构想:推进韩国总... 中新网5月18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18日,韩国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提出...
蓝天立被查引广西多地关注,各地... 蓝天立被查事件引发广西多地积极表态 近日,蓝天立被查的消息在广西多地引发广泛关注。作为曾经的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