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密云区一间古朴雅致的书房里,郭先生小心翼翼地从檀木盒中取出一枚银币,那泛着温润银光的钱币,承载着家族近百年的沧桑记忆。郭先生回忆,祖辈曾是民国时期当地声名显赫的大户人家,经营着规模庞大的商铺,往来皆是商界名流。在一次重要的商业合作中,这枚中华民国十七年甘肃省造孙中山壹圆银币作为信物与祝福,赠予了郭先生的祖父。此后,无论家族历经怎样的风雨变迁,这枚银币始终被当作传家宝,层层包裹,精心保存,历经几代人的手,最终传到了郭先生手中,成为家族坚韧与荣耀的象征。
中华民国十七年甘肃省造孙中山壹圆银币,是民国时期具有独特历史与艺术价值的银币之一。该币正面中央为孙中山正面肖像,身着中山装,面容端庄,上部镌刻“中华民国十七年”字样,采用深模雕刻,人物刻画细腻传神。背面中央为青天白日徽,象征国民政府,珠圈外上方镌“甘肃省造”四字,左右两侧为“壹圆”面值,下方则刻有两字满文,这一设计在民国银币中极为罕见。银币边缘为扣形花边,工艺精整,光润工整,直径约39毫米,重量26克,成色达88%,与标准“袁大头”尺寸相近,但存在宽边、粗字、细字等版别差异。其包浆自然,多呈浅褐色或深灰色氧化层,部分品相极佳者仍可见银光。此币铸造工艺精湛,图案布局合理,兼具历史纪念意义与艺术欣赏价值。
回溯到 1928 年,彼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各地货币体系混乱不堪,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与贸易往来。甘肃省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稳定地方金融秩序,决定铸造发行孙中山像银币。这枚银币的诞生,不仅统一了当地的货币标准,方便了商品交易,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更承载着人们对和平、稳定与发展的殷切期盼。从收藏领域来看,中华民国十七年甘肃省造孙中山壹圆银币存世量极为稀少,因其铸造时间短、地域局限性以及历史动荡等诸多因素,能完好保存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它不仅是货币,更是中国近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众多钱币收藏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珍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稀缺性不断凸显,在收藏市场上的价值也水涨船高,成为极具潜力的投资佳品,吸引着无数藏家的目光。
郭先生坦言,决定出手这枚银币,实属无奈之举。家中因突发状况急需资金周转,尽管对这枚承载着家族记忆的银币万分不舍,但为解燃眉之急,他不得不忍痛割爱。此次通过推文发布出售信息,有着诸多优势。一方面,借助网络平台广泛传播,能让更多的收藏爱好者了解到这枚珍贵银币的存在,大大增加了交易的机会;另一方面,推文对银币的详细介绍,包括其历史背景、专业特征等,能让潜在买家全面认识其价值,减少沟通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郭先生希望,这枚凝聚着家族百年故事的银币,能找到一位懂得珍惜它、爱护它的新主人,让它在新的收藏之旅中,继续书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