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加元 整理/南君
方岩行云远,华溪流水长。
轩辕曾铸鼎,虞舜旧垦荒。
农耕斯有本,五金此滥觞。
自在风华地,历来名仕乡。
公也昔名厕,因缘生茅房。
身世非望族,家境属小康。
虽为田家子,族训安敢忘。
自幼识伦理,三纲并五常。
时人多好贾,因循喜工坊。
金银铜铁锡,匠作自主张。
仓实知礼乐,天子重学堂。
寓居峰顶寺,求学奋寒窗。
老僧通佛法,孺子卧石床。
遂应天下举,临御赋诗狂。
洋洋十二韵,留言引人商。
十年苦读日,一朝状元郎。
太宗赐名则,立身载明光。
三朝号忠荩,忧国事君王。
十握知州符,恤民保安祥。
六持使节度,内外柔中刚。
践行四七载,履职尽周详。
先任县小吏,效忱督边防。
升迁至州府,政绩逐昭彰。
身倡修水利,力行办名庠。
去邪除盗贼,扶正抑豪强。
平反冤假案,弘法振纪纲。
先进勤勉励,儒风历发扬。
赋宽免苛税,业旺储余粮。
奏免丁身钱,惠及衢婺江。
疏浚运河道,修筑捍海塘。
兴学培才俊,结舍植贤良。
尊严有师道,教育无废荒。
国士与布衣,江湖共庙场。
君子交挚友,道德作文章。
宦海几沉浮,铁骨未挫伤。
一身浩然气,两袖清风飏。
为官时一任,造福每一方。
领袖褒名臣,黎民颂甘棠。
千载堪独秀,百世可流芳。
吾身虽不至,将公比艳阳。
今读前贤传,掩卷久思量。
云山复苍苍,江水何泱泱。
后波推前浪,百川向大洋。
春秋易天地,日月换星霜。
晚辈需努力,使命勇担当。
千年同一梦,华夏更辉煌。
附记:
胡公祠是为纪念北宋名臣胡则所建。胡则,这位出身永康胡库村的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胡则于端拱二年高中进士,在太宗、真宗、仁宗三朝为官。他的仕途长达 40 余年,辗转各地,每到一处都心怀百姓。无论是在福州知府任上为百姓争取保留开垦的荒地,还是在江淮大旱时上疏求免江南各地身丁钱,尤其是为衢、婺两州争取到永免身丁钱,都体现了他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他的善政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当时百姓的生活,也让百姓在他离去后久久不能忘怀。
毛主席曾说:“其实胡公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时期一名清官。他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罢了。” 的确,胡公祠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建筑本身,更在于它所代表的胡公精神 ——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种精神穿越千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民服务,也让方岩胡公祠成为了一座精神的丰碑,在时间的磨砺下愈发熠熠生辉。
胡公故里(浙江永康胡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