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医”说就懂丨溺水急救黄金4分钟!家长必修防溺知识
创始人
2025-07-11 15:53:07
0

盛夏午后,烈日当空,5岁的小雨(化名)在小区泳池中玩耍,原本套在身上的游泳圈被其他孩子拿走,失去支撑的他悄然沉入水中——没有呼喊,没有挣扎,仿佛一块石头,静静滑向池底。池边仍是一片喧闹,无人察觉险情。直到救生员发现异常,在4分钟后将小雨救起时,他已无呼吸、无心跳,面色青灰。危急时刻,救生员迅速实施标准心肺复苏——按压、通气,抢救紧张而有序。2分钟后,小雨终于恢复了生命体征。经紧急送医和后续治疗,他最终顺利康复,重获新生。

短短几分钟,险些改写一个家庭的命运。而类似的危机,常常就在看似安全的水中悄然发生——无声、无形,却致命。全世界每年约有36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儿童占45%左右。溺水已成为1~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高危年龄段为1~4岁和11~14岁。在中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溺水失去生命,农村儿童的死亡率是城市儿童的5倍。更令人痛心的是,许多悲剧就发生在家长转身拿毛巾的瞬间,或出于“救人”本能却不幸双双遇险的场景中。

溺水的生理机制:沉默的致命过程

1

为何溺水者无法呼救?现实中的溺水,远非电影里的激烈挣扎呼救。大多数儿童溺水过程无声无形,因为:

  • 喉头痉挛:就像喉咙“自动上锁”,孩子想喊却发不出声音,这是身体的保护反应,但是孩子也无法呼喊求救。

  • 本能反应:溺水儿童会拼命会本能地将双手伸到身体两侧向下压水,因此无法呼救或挥舞双手求救。

  • 身体协调差:儿童四肢协调能力不足,容易迅速下沉。

2

黄金4分钟:儿童落水后4分钟意识丧失,6-10分钟内可能脑损伤甚至死亡。

溺水高危场景地图:风险就在身边!

儿童溺水事故,90%以上发生在看似安全、熟悉的环境中,尤其是以下高风险场景,一定要警惕:

家庭“隐性杀手”:10厘米水深的致命陷阱

  • 浴缸、水桶、马桶水深不足10厘米也可致命;

  • 洗澡中被打断、家长短暂离开极易酿成悲剧;

  • 阳台、窗边有水缸、水缸未加盖,易引发婴幼儿意外坠水。

公共场所隐患:游泳池水口和水滑梯风险

  • 游泳圈脱落、儿童自行动作幅度过大引发翻转;

  • 排水口吸附、水滑梯冲力造成意外;

  • 儿童私自换泳道、进深水区,或在无家长陪同下进入泳池。

自然水域升级版:城市内涝与漏电隐患

  • 农村鱼塘、水库、河边、施工水坑、雨后积水坑等;

  • 集体游玩时下水救人,发生“多人接连溺水”的惨剧;

  • 雨季积水、电线杆附近水域还可能引发电击。

科学预防:三道安全防线不能松

1

环境防护:防患于未“溺”

  • 家中装有水的容器如水桶、浴缸使用后应及时倒空或加盖;

  • 马桶应加装儿童安全锁;

  • 农村池塘应围栏封闭,设置警示牌、警戒线。

2

行为监管:家长就是第一责任人

  • 游泳时成人必须全程盯守,不能依赖救生圈或泳池工作人员;

  • 严禁将婴幼儿单独留在浴室,哪怕一分钟;

  • 戏水时不可脱离视线,不能分心看手机;

  • 教育孩子不擅自靠近水域、不模仿跳水、不打水仗。

  • 雨天避免带孩子进入积水区域,尤其远离路灯、电线杆周边;

  • 若必须蹚水,成人需先用长杆探路,确认无漏电、无深坑后再通过。

3

安全教育:从认知改变开始

  • 告诉孩子:发现有人落水,“绝不下水营救!”;

  • 教会儿童呼救—寻找漂浮物—投掷救生圈/杆;

  • 组织学校或社区进行“防溺+自救+呼救”实训课程。

正确急救:别再“倒立控水”,黄金4分钟是关键

溺水急救四步法

判断意识与呼吸(10秒内完成):大声呼唤、拍肩,问“孩子,你怎么了?”观察胸部起伏(侧脸贴近口鼻,听呼吸声、感受气流),无反应且无正常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立即行动。无反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20。

清理口鼻异物:轻轻侧卧,清除泥沙、呕吐物,避免盲目掏挖。

立即复苏操作:

  • 若评估无自主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 若评估无脉搏,开始CPR→单人30:2,双人15:2比例胸外按压与通气。

坚持到底:即便超过10分钟仍要持续复苏,直到专业救援接手。

重点提示:

胸外按压需达到每分钟100-120次频率、4-5厘米深度,按压间隙确保胸廓完全回弹。未经急救呼吸培训者建议仅实施单纯胸外按压,但专业人员仍推荐结合通气。

错误的“控水”做法(如倒挂拍背、奔跑摇晃)不仅无效,反而延误了抢救的黄金时间。研究显示,约20%溺水者属于‘干性溺水’(喉头痉挛导致气道关闭),肺部无进水,因此控水操作不仅无效,还可能因延误按压导致脑缺氧。

深层反思:游泳能力≠安全

许多人认为“学会游泳就能防溺水”,但研究揭示了更复杂的真相。对10-14岁儿童的系统评价发现,仅掌握游泳技能而不懂安全规则的孩子,因暴露于水域时间增加,反而可能提高溺水风险。真正的“安全能力”包括:

  • 了解体温过低、体力透支的信号

  • 遵守穿戴救生衣规则

呼吁社会:织密“守护之网”

儿童溺水,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可预防悲剧”。社会共责,从你我做起:

家长:时刻陪伴、守在水边

学校:普及防溺课程与实操

医疗:推广心肺复苏技能

媒体:传播正确急救知识

政府:整治隐患水域、设立防护栏

救援机构:强化培训、科学布点

血的教训比比皆是:浙江天台5名少年春节溺亡、陕西咸阳4岁男孩在母亲玩手机时溺于温泉池...这些悲剧不断警示:水域旁的分心等于将孩子推向鬼门关。

相关内容

“上海之夏”带动夏日经济蓬...
暑期作为全年消费旺季之一,在文旅、零售等领域形成多维度增长引擎。覆...
2025-07-11 21:20:44
“规模”潮水退去 信用卡以...
近期,银联卡权益策略发生重大调整,引发市场关注。具体来看,机场贵宾...
2025-07-11 21:20:43
中证香港300银行指数报1...
金融界7月11日消息,上证指数高开震荡,中证香港300银行指数 (...
2025-07-11 21:20:43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银行指数...
金融界7月11日消息,上证指数高开震荡,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银行指数...
2025-07-11 21:20:42
中美银行股全对比!厉害了A...
金融界7月11日 随着A股不断刷新年内新高,作为这波行情“C位”的...
2025-07-11 21:20:41
收评:沪指放量微涨,券商、...
11日,沪指盘中强势拉升,一度涨超1%,午后震荡回落;深证成指、创...
2025-07-11 21:20:41
代码大模型落地国有银行,a...
凤凰网科技讯 7月11日,硅心科技(aiXcoder)研发的智能化...
2025-07-11 21:20:39
江苏银行:是2025江苏银...
金融界7月11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江苏银行提问:公司是否是...
2025-07-11 21:20:39
名场面!上市银行63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 实习生孙筠雅 广州报道银行的“红包行情...
2025-07-11 21:20:39

热门资讯

“上海之夏”带动夏日经济蓬勃兴... 暑期作为全年消费旺季之一,在文旅、零售等领域形成多维度增长引擎。覆盖暑期消费周期,浦发银行与Visa...
“规模”潮水退去 信用卡以何论... 近期,银联卡权益策略发生重大调整,引发市场关注。具体来看,机场贵宾厅、高铁贵宾厅、洗牙等权益从202...
助力外贸企业发展,这家银行推出... 新民晚报记者从广发银行上海分行了解到,该行正积极落实国家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努力为外贸企业提...
贵州轮胎:银行股市值变动不影响... 证券之星消息,贵州轮胎(000589)07月11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湖南多家银行“养老贷”业务被叫... 7月11日,据财联社报道,多位湖南地市农商行业务人士向记者证实,湖南省农信联社在7月10日发出通知,...
港股异动 | 银行股尾盘转跌 ... 智通财经获悉,银行股尾盘转跌,截至发稿,浙商银行(02016)跌3.87%,报2.98港元;中国光大...
优势在这?23岁马杜埃凯现有周... 直播吧07月11日讯 阿森纳即将以5200万英镑的价格从切尔西签下马杜埃凯,球员较低的薪资水平也成为...
风险提示:警惕利用“稳定币”等...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9日发布风险提示:近期,以“稳定币”为代表的各类数字货币及相关概念受到市场关...
威士顿:公司在金融领域主要提供... 金融界7月11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威士顿提问:董秘您好:对金融牌照的开放以及稳定币的推出,贵...